投资安全的“餐桌” A股农业股:看好三大板块
五大投资风险
但深入考察各种农业项目之后,众多风险投资者也发现一些农业项目无法避免高风险性:资金需求量大,利润单薄,回报周期长达5至7年,易受自然环境因素和疫病影响,这些不利因素都让投资经理在选择一些项目时望而却步。
譬如,在生猪养殖领域,市场对猪肉的需求受季节性影响起伏较大,企业如果不能在供应上做出有效的调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利润受损。此外,一旦这类养殖企业出现大规模疫病就必须全部宰杀。
“中国农业投资有五大困难。第一,行业高度分散,集约化程度不够,从而给农机、化肥、种子、滴灌的发展带来束缚;第二,中国农业和政策紧密相关,市场化程度不够;第三,农业企业缺乏良好业绩的高质量团队;第四,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系统;第五,这个行业诚信问题严重。”泰山投资中国区联席主管邵楠直言不讳。
“看农业项目首先要看商业模式。”汉理资本董事总经理钱学锋说。通常情况下,投资者会将农业放在一个大的产业链中去考虑问题,产前的农资产业链包括化肥、农药、饲料等,产中的环节是传统的养殖、种植,产后则是农产品加工环节。
从总体上看,在产前产中阶段,拥有资源和技术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而产后的壁垒则建立在渠道和品牌上。
其次,钱学锋认为,农业有“靠天吃饭”的因素,在强调控制传统风险的同时,还要控制管理、运营和销售的风险。“农业企业做得好,毛利润和净利润都很不错,中央和地方的"惠农"政策,使得农业企业的所得税基本上为零。但当农业企业在拿政府补贴时,也要注意用哪种财务管理上的合理之道来拿政府的资助、补贴,尤其是政府的专项补贴而形成国有资产之时,对于未来拟上市的农业企业,需要加强财务管理能力。政府的资助,并不是简单的拿得越多越好。”
寻找安全的农业投资对话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总经理黄德钧
食品安全是近年来大众关注的焦点,三鹿、双汇等事件的发生,不仅对消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投资市场同样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对我国的农业投资有无影响?今后的农业投资机会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研究农业市场近20年的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德钧。
东方艾格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第一家引入国际咨询公司标准和规范运作程序的股份制农业咨询公司。
PE投资今年有望达40亿美元
《投资有道》: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的农业投资有怎样的影响?
黄德钧: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并没有影响投资人对农业的兴趣,相反,很多人认为这是农业需求升级的信号,因此近年来农业投资增长迅猛。
据我们的统计,PE/VC对农业的投资3年前是5亿美元,去年达到2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已经有十几亿美元,预计全年可达35~40亿美元。
在产业资本方面,跨国公司每年有50亿美元的农业直接投资,主要用于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政府方面,每年对农业的预算内投资约为4500亿元,农业基础建设投入2000亿元。此外,还有粮食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年补贴额达1300~1400亿元。
《投资有道》:农业领域的投资都有哪些特点?
黄德钧: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产业链特别长。过去大家觉得产中(如种植、养殖)不大好做,投资主要集中在产前(如生产资料)、产后(如深加工),但近年来投资开始分散,产中环节也受到重视。
目前,产业资本的投资主要用于打通产业链,向上下游发展,比如中粮集团。而PE/VC“急功近利”一点,资金投向多为增长比较迅速的环节。
《投资有道》:哪些农业商业模式比较受关注?
黄德钧:和TMT等新兴行业不同,农业说到底是资源性行业,在农业产业链的中前端,商业模式变化不大,基本上还是谁拥有更多的农田、草地、水源,就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比如水产养殖,就需要拥有更多的水源。
但在农业产业链的后端,商业模式有多样化的趋势。比如在流通、渠道环节,一些有机农业企业采用了与传统方式不同的直销、会员制模式。国外还有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参见下表)
食品安全要解决利益问题
《投资有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黄德钧: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出在两个环节,一是种植、养殖户与加工企业之间缺乏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
比如乳品行业,我参观过国外的一些乳业企业,他们的牛奶加工厂就是奶农合作组织自己开设的,两者之间没有利益冲突。而在国内,乳品企业和奶农之间是利益博弈关系,这也是导致三聚氰胺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个环节是加工环节。我国食品加工行业集中度非常低,企业总数有50万家,上规模的有4000家。现在出问题的大多是中小企业,他们没有规模,在检测、质量控制等方面就没有足够的投入,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往往是对产业链的控制有问题。比如双汇,他们也想养猪,但养不好养不了。这其实也和规模也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加工环节的问题还和社会心态、标准落后、监管不力有关。比如添加剂的问题,在现代食品行业中,添加剂是必须有的,但我们这里存在着滥用、恶意使用的现象,必须加大打击力度。
《投资有道》:如何维护农户利益?
黄德钧: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发展方向。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以来,近三年每年都有近10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目前总数已有30~35万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刚才提到国外的一些乳品企业就是合作社性质的。
作为市场和农民之间的桥梁,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能获得政府或小额贷款公司的“公益性”支持,但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组织化发育程度的提高,未来不排除金融资本会介入这一领域。
此外,政府也有一些尝试。比如在广西,由政府主导实施了“保底收购价+挂钩联动价”的二次结算方式,如果糖价超过某一水平,则给予蔗农补偿加价。
企业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努力,比如河南牧原的“一条龙”模式,广东温氏、雏鹰农牧的创新型“企业+农户”模式。这些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了认可,比如中小板上市的雏鹰农牧,最近大盘不好,但它的表现比较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