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禄祯 本报通讯员 牛明远 3月26日上午,舞钢市13位循环经济“发烧友”组成“取经团”,到该市武功乡郭海滨的生态农庄,请老郭传授如何办好生态农庄的经验。 看到这么多志同道合者,老郭十分高兴,本想把大伙儿领到屋里喝会儿茶...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盟成员国、美国及部分发展中国家,从政府机构到消费者群体,都在迫切要求和关注在食品生产和食品供应链中应用可追溯识别方式。通过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可识别出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实行产品召回或撤销,以此获得更具可信度...
千龙网北京讯 撒籽儿、布肥、浇水……这些是农民嘴里常说的农耕术语。可如今,每天忙碌在设施大棚里的农民,却总是把“造型、色调、线条”等艺术名词挂在嘴边。怀柔区不少种植户凭借着奇思妙想,把设施大棚当成创意工作室,将农产品工艺化后,变成具有高附加值的...
回归自然,向往生态,追求绿色生活方式 新天地水果种植场吸引不少市民及旅游团体到场体验农家乐趣。图为果园老板向客人介绍自己的种植经验。余兆宇摄 扛起锄头去种地,拿着袋子去摘果……这对于久居都市的"城里人"来说,体验做一回"都市农夫"的乐趣,已...
今年1月以来,海南豇豆含有高毒农药水残留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毒豇豆”事件再一次让人们对农产品安全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民盟成都市委主委、市政协副主席李铀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的建议》...
导读:本应四月才上市的草莓,如今在早春三月就充斥街头。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外表光鲜、硕大的草莓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市民产生了疑惑“现在的草莓怎么没味?”其实,不仅草莓,像圣女果、葡萄、西红柿、黄瓜等果蔬都已反季节“走”上我们的餐桌,它们味道越来越淡的...
“龙井茶”、“涪陵榨菜”、“库尔勒香梨”……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农产品、农副产品,当我们在购买这些商品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它们都贴着一个绿色的“地理标志”身份标识。有了这个标识,就意味着这件商品来自于它的原产地,拥有令人信赖的品质保障,消费者可以放...
民间金融专家姜柏林与合作社理事长交流信用合作的经验。 □罗鼎明 摄 □本报记者 郭任旭 近日记者从省银监局获悉,广东第一家资金互助社试点已经定在清远,“至于未来实践,要看地方政府推动”。与此同时,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合作经济系主任王勇则表示:“有资...
从劣质奶粉到“苏丹红”,从瘦肉精到地沟油,就连吃个苹果也得看看有没有针眼,会不会被注射甜味素。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2010年,怎样保障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今年的山东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张贤存等40名代表联名向大会递交议案,呼吁...
苹果58元一只,大米50元一斤,牛肉100多元一斤…… “天价”苹果。 本报记者苑菲菲张榕博 牛肉100多元一斤,苹果58元一只,大米50元一斤……近期,“天价食品”频现岛城,引发了许多市民的争议。这些“天价食品”谁在吃?是否物有所值?成了市民关...
在南宁有名的五里亭蔬菜水果批发市场,不少来买果的人要问一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了,水果便宜了没有?”中国-东盟自贸区在1月1日的如期建成,使得与东盟国家“海陆空”交流都十分方便的广西受到更多关注。而蔬菜水果等产品,又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最早...
春节即将来临,果品消费逐渐进入高峰,市场上一些高档苹果、柑橘上光亮亮的“外衣”,还有看起来鲜亮亮的梨、葡萄、香蕉……如今,水果的“美”往往令人们望而生畏。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到,由于因个别商贩对果品实施“美容”伎俩的不良影响,使得进入误区的消费者对...
今年,一些水果盆景成了市民美化家居的新选择,盆景最大的有1米多高,售价50元-300元。昨日,在长清平安花卉批发市场,市民欣赏柑橘盆景。 记者 蔡卓男 摄
保鲜膜将实施新标准市民反应不大 超市留心采购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原定于今年12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新国标延期至2010年9月1日起实施。记者了解到,新标准对各类保鲜膜的使用、材质、规格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除了PE保鲜膜外,...
记者从浙江省工商系统近日召开的“促进订单农业发展大会”上获知,今年浙江全省订单农业的签约企业、农户数及订单份数、金额等全面赶超去年水平,预计今年有15300家涉农企业与125万户农户签订了120多万份2010年合同,订单金额超过250亿元。 订单农业是指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