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专题 >> 新闻专题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科研生产难对接 农学博士欲弃学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11票  浏览699次 【共1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2月17日 12:08

  

本报记者在阳西发现,理论脱离实际等因素制约农业技术转化

  ——技术篇——
  
  编者按2月1日,《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发布。这份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焦点对准农业科技创新,开启了农业发展的又一个政策春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临何种困难?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如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了何种发展契机?从今天起,南方农村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一号文件”,试图用一个个真实的人物、案例为这份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做出生动注脚。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泉润
  
  借力科技◥>
  
  商人转型做农民
  
  2月9日,阳西县织篢镇石步村,春寒料峭。站在山坡之上,43岁的吴伍兴踌躇满志。他抬起沾满泥土的右手,指着自家香蕉园说:“这个香蕉园有800亩,只是我事业的一小部分。我在阳西有3000多亩香蕉园,以后还要继续扩张。”
  
  吴伍兴曾经商多年,通过几十年的打拼和积累,有了一些家底。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期待着能在家乡的土地上实现自身价值,“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2011年,吴伍兴认识了广东省农科院的几位专家。他想借用省农科院的技术搞农业,省农科院则想通过吴伍兴的财力和人力改善技术、推广产品。双方一拍即合,迅速达成协议。吴伍兴出资在阳西县租下土地并雇佣工人,省农科院给吴伍兴提供技术和种料支持,双方合作搞一个具有技术、产品和市场优势的香蕉、葡萄园。
  
  去年底,在投入了400多万元的资金之后,吴伍兴的香蕉园和葡萄园正式投产。他说:“这么大的项目,要不是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我根本就不敢搞,也不可能搞得起来。我的葡萄,是他们培育出来的先进品种,广东也能种,今年北方的葡萄运过来之前就能上市——我们打的就是时间差。”
  
  产研脱节◥>
  
  获奖技术遭冷遇
  
  吴伍兴依靠农业科技的创业之路,是科技助推农业的一个缩影。吴伍兴这样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农业大户在农村仍是少数,大多数农民和农科院无法联姻。南方农村报记者了解到,虽然阳西县目前已经建立起一个初步成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但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仍然结合得不够紧密,尚未形成科技产业化趋势。
  
  当38岁的何小龙看到今年一号文件的时候,他的心情有些复杂。这位华南农业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放弃了留在城市里的工作机会,在阳西农村一呆就是6年。6年时间里,他无数次期盼着政府能够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加大投入,却只能一年又一年孤独而艰难地进行农业科技研究与实践。
  
  6年间,他的心境渐渐地发生变化——他怀疑寒窗苦读的意义,反思研究室里的农业科技研究,甚至,他想立刻就结束博士学位课程,何小龙的理由是:“(搞农业科研)没什么意义。”
  
  2005年,何小龙参与研究的“荔枝套袋”科研项目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但是,他们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那时候荔枝价格低,一斤才卖1-2块钱,套袋的人工成本很高,要是每串套个袋,农民就没钱赚了。”何小龙说,获奖技术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根本原因在于理论脱离了实际。于是,他决定自己搞果园,在实践中研究改良套袋技术。
  
  阻碍重重◥>
  
  专家应多接地气
  
  2006年,在阳西县农业局朋友的介绍下,何小龙斥资15万,在该县儒洞镇承包了一个占地70多亩的果园,一心一意地研究起了荔枝套袋技术。
  
  在何小龙的努力之下,他的果园已经实现每株荔枝树上的果实同时成熟,每棵树只需套一个袋子,大大节省了成本。何小龙透露,他目前正研究要怎样才能让一行树套一个袋子。“我以为这已经是极致了,但前段时间我去澳大利亚考察,发现人家那边几百亩的果园,只套一个袋子。”
  
  除了研究套袋技术,何小龙还在果园里推广机械化生产,滴灌、喷药、修剪果树等工作早已由机器代劳。更让何小龙感到安慰的是,他的研究成果逐渐在阳西推广开来。现在,当地农业合作社里部分有经济能力的农户,已经开始使用何小龙的套袋和滴灌技术。“大概有500到600亩。”何小龙说。
  
  何小龙说,他的“中国梦”是“中国的农民能像国外农场主那样,在机械化农场中,喝着咖啡,一人管一千亩。”不过,在他看来,坚持农业机械化的同时,也不应放弃高效、简单又实用的人工手段,“为荔枝树疏花是个很麻烦的事情,最开始我们用剪刀剪,一年要花2万块;后来我们搞机械化,用机械刀片,一年花2000元,但比较危险;再后来我去台湾考察,发现他们就用最原始的办法,用扫把扫,效率又高,成本又低,一年才花200块,还很安全。”
  
  在何小龙看来,农业科技研究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理论脱离实际。他认为,现在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基层生产脱节,并且缺乏沟通,“有时候我们有困难,会去找科研机构,但找完就了事。没有激励和鞭策制度,他们不会下来深入基层。一些大学教授只懂技术、不懂实际,不管在实验室里面搞的研究是否在基层适用。”何小龙说,“有些大学教授到了我们这里还要经常请教农民这个问题该怎么办,那个事情该怎么搞。”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何小龙才有了不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想法,“读了也没用。”
  
  阳西县上洋镇农技站站长郑健一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很多大专院校到我们这里来调研,也就到县一级,镇里都很少去,更不用说下到村子里。”他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很少有单项的、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项目,“更多的是很宏观的研究课题。”
  
  一位在广东某科研单位长期从事农学研究的博士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一般情况下,大专院校的确比较侧重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而农科院的主要工作则是推广技术和产品,相对而言和基层的关系要密切一些。
  
  在何小龙眼里,农民的观念问题也是阻碍农技推广的重要因素。他说:“一些农民对农业科技人员不信任,有时候我从广州请几个教授过来讲课,请他们来听课,他们还认为我们是要骗他们的钱。”何小龙认为,农产品的滞销问题也是阻碍农技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应当在农业销售方面招商引资,主动吸引外面老板来收购,建立起畅通的销售渠道。”他说,很多农民都是跟风的,要有钱赚,要能看得到效益,才好推广技术,“政府应当建立起全国性的市场预警措施,对每一种农产品的全国产量进行预估和统计,如有过量的苗头就要发出警报,还要加大针对农业的基础投入,比如仓储设施之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