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扭的瓜不甜 催熟的草莓呢?
导读:本应四月才上市的草莓,如今在早春三月就充斥街头。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外表光鲜、硕大的草莓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市民产生了疑惑“现在的草莓怎么没味?”其实,不仅草莓,像圣女果、葡萄、西红柿、黄瓜等果蔬都已反季节“走”上我们的餐桌,它们味道越来越淡的原因是什么?
强扭的瓜不甜,催熟的草莓呢?
激素滥用使得很多反季节果蔬索然无味 有关部门称目前对于激素使用标准各国都没有明确的界定
本应四月才上市的草莓,如今在早春三月就充斥街头。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外表光鲜、硕大的草莓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市民产生了疑惑“现在的草莓怎么没味?”其实,不仅草莓,像圣女果、葡萄、西红柿、黄瓜等果蔬都已反季节“走”上我们的餐桌,它们味道越来越淡的原因是什么?
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反季果蔬使用的是植物激素,这种激素对人体危害虽暂无定论,但是这些使用了激素的草莓不但口感不佳,而且其营养价值已得不到保证。”被喻为“草莓之父”的中国农业大学姜卓俊教授向记者介绍说。只为尝新鲜不差钱
看着盘子里洗好的几个如草鸡蛋般大小、外表红润的草莓,家住华阳路的市民孙女士和家人吃了几个后心中犯疑,她带着这些草莓来到早报接待室。“这草莓根本没有草莓味,里面的果肉全是白的。”孙女士边说,边用刀子将带来的草莓切开。记者看到,这些草莓个头都较大,最大的约重一两,被切开的草莓只有边缘处是鲜红色,中间和底部几乎全是白色,记者尝一个草莓,感觉不但不甜,而且没有草莓的绵软感,中间和底部的白色果肉涩硬发酸。
记者随机采访了30多名市民发现,超八成的市民都表示春节期间尝过鲜。“吃草莓主要图个新鲜,过节摆在果盘里也好看,价钱和味道还真没太考虑。”28岁的市民张先生在大连路市场提着一袋草莓说。
“现在的草莓没啥吃头,大年初一孙子给我拜年就买了一袋草莓,六十元钱只买了十几个大草莓,而且感觉这些草莓都没有什么味道。”家住嫩江路的李大妈说起草莓来就摇头说“不值”。但是更多的市民在接受记者调查时均对反季出现的草莓表示担忧,“这些草莓是怎样种出来的?”“添加了什么‘元素’?”“这些添加物质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上述疑问成了市民最关注的问题。
催熟草莓成畅销货
为探明反季草莓的“身份之谜”,记者来到岛城草莓集散地之一的抚顺路水果批发市场。水果商贩刘女士身旁堆起了半人高的草莓空盒子,她眼前的草莓也只剩下了半盒。
刘女士向记者坦言,现在市场上销售最火的是人工催熟的草莓,而真正的“无公害”草莓,因为销售价格比较高、保存时间短,就是进了货也卖不动,万一霉烂得不偿失。“我们进货时只看草莓的个头和新鲜度,再就是价钱,咋种的、是不是无公害我们都不问,顾客大多也都只关心这两样,因为即使现在价格降了一半,也很少有人买回家自己吃,大部分都是买了装到礼盒中送礼。”刘女士介绍说。
记者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发现,商贩们卖的草莓主要是丰香、章姬两个老品种,每公斤售价在12元到15元。
无公害草莓卖不动
在居民区附近的农贸市场上,草莓的品质和价格开始有了差距,在大连路市场外的马路上,最便宜的草莓5元两斤,这种草莓个头很小,颜色半红半白,被商家堆在水果摊的角落。“这种草莓回家捂捂就变红了,一样吃。”摊贩向记者介绍说。记者尝了一颗这样的“半红”草莓发现,味道和普通草莓差不多,只是感觉更生涩,这种草莓销售情况最差。
农贸市场上除了占据主角的烟台草莓外,还有部分商贩在摊上竖起“崂山草莓”、“夏庄草莓”的招牌,这些草莓比外地草莓要贵些。“这都是早晨我刚从自家地里摘的,绝对新鲜。”在营口路市场上,自称是来自城阳夏庄的孙先生指着身前十几斤草莓介绍说。记者发现他的草莓个头比礼品草莓要小些,颜色不一,要价高达20元一公斤。“只有那些买回家自己吃的市民才会选我的草莓,大多数人喜欢买个大便宜的送人。”老孙说。
超市的无公害草莓销售也很惨淡,在东部一家超市记者发现某品牌无公害草莓卖到了60元一公斤,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该草莓摊前没有一人上前挑选。
“草莓用的还算少的,苹果、桃子、葡萄、香蕉等水果,只要是提早上市且有卖相的,多是靠催熟剂催熟的。”常年开车去全国各地贩卖水果的张明(化名)向记者道出行业内幕。
一个水果商的告白 人物感言
我老家在瓜果产区,我从小跟着父母种苹果、葡萄,对将水果催熟、催红增大的各种方法都了如指掌。不仅是草莓,葡萄、苹果以及芹菜等水果蔬菜上都经常使用赤霉素,这种激素能刺激植物细胞分裂和生长,在种植反季节水果中,使用生长调节剂已是公开的秘密。果蔬生长过程中使用的膨大剂的化学名称叫细胞集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有些菜农在黄瓜、西葫芦等蔬菜上使用,以此方法使果蔬细胞非正常膨大,个头比正常长大的果蔬大1到2倍,形状变得比较奇特,如西红柿长尖、草莓呈梨状,黄瓜尖部肥大与蒂部形成鲜明对比等。
为了便于水果储藏、运输,将接近成熟期的果品提前采摘,上市销售前用“乙烯利”催熟是常用的方法。此方法催熟所使用的乙烯是微量的,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如果为了使水果提前上市卖好价钱,将成熟期较远的青果催熟,则需要大量乙烯,这样的水果吃了后对人体有害。
青葡萄用“乙烯利”溶液浸泡后,过一两天就变紫;半熟脆桃用明矾、甜味素、酒精处理,吃起来清脆香甜;芒果常用生石灰捂黄。青芒果用生石灰捂黄后,表皮看起来黄澄澄的,但吃起来却没有芒果味;梨先是使用膨大素、催长素催熟,再用漂白粉、着色剂(柠檬黄)漂白染色,吃起来又涩又酸;生柿子用酵母或催熟剂催熟后颜色鲜亮,但柿子的甜度大减;大枣用化学剂染色,然后用开水泡。不管多青的枣,用开水一泡马上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