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烟台果农成立合作社抱团打"品牌" 统一包装销售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水母网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123票  浏览6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9月25日 11:56
  水母网9月25日讯 (YMG记者 李鑫 海阳记者 丽娜) 昨日记者采访中发现,本届烟台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上零散农户很少,多以合作社为载体集体亮相,这成为今年展会的一大亮点。在龙口、蓬莱展区,记者
  看到今年龙口、蓬莱参展果蔬展品,除了少量的高档葡萄酒、粉丝之外,绝大部分是近两年新培育、引进的瓜果品种,红彤彤的苹果、大如碗口的鸭梨、晶莹剔透的绿色葡萄……绚丽夺目,引得观展市民驻足观看。
  
  说起前些年参加果蔬会的情形,很多展销商深有体会:“那时的果农和展销商们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展销理念,更像是赶集卖东西,各地区的农户带着自家产的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展销会零散售卖,没有品牌、没有市场意识,营销水平较差。”
  
  而这几年来,烟台各地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如春笋般涌现,农民们抱成团,将园地里产出水果、蔬菜进行统一技术指导、管理和品牌销售,有的特色果蔬打造出了品牌,成为市场娇宠。特别是在本届果蔬会上,农村专业合作社绽放光芒。农民们将特色果蔬统一包装,进行洽谈,找到了好的销路。
  
  “我们这些合作社来自蓬莱的村里集、马格庄、大辛店等镇,大多是十里八村的苹果、葡萄、樱桃等水果专业合作社,大伙联姻在一起展销。”蓬莱大辛店镇榛子沟村李文勇告诉记者,这样不仅推介了我们蓬莱地方特色品牌果蔬,而且大伙拧成一股绳,拓宽了销售渠道,打开了国内外市场。
  
  莱阳、海阳在烟台是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强市,本届展销会莱阳、海阳展区同样也是拿出当地最好的果蔬产品招揽天下客,在鲁花、龙大、方圆等知名企业展台,琳琅满目的果蔬、农副产品充斥人们的视野,而很多展销商、农户将原始特色果蔬产品进行了加工包装和商标注册,打出了自己的果蔬品牌。
  
  以往,庄稼地里产出的苹果、西瓜、大枣、茶叶等农副产品进了展会,就叫苹果、西瓜、大枣……没有一个品牌名字,可现在随着农民们的品牌意识的增强,合作社的成立,农民们开始考虑品牌效应,对果蔬产品注册品牌和商标。“经多方论证和市场调研,为使我们秋月梨销售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打开国内市场,走向世界,我们种植户也开始为秋月梨注册了商标。”莱阳市照旺庄镇祝家疃村果农祝长春说:“过去,我们的梨虽然口感好、品质优、但是没有品牌,大伙不认可,影响了销售,但是自从秋月梨有了这‘金色’品牌,销量直线上升,不仅大批量销往了全国各地,目前正在向日本、韩国出口。”
  
  记者在展会上新奇的发现,不仅参展的果农、参展商注重果蔬的品牌,而且他们更注重果蔬的质量和内涵,果农们张口就是绿色无公害认证。
  
  “我们的农产品,已经取得了3个产品认证。”莱州市小草沟园艺场宋永涛经理向客户介绍,“我们的寒富、首红等优质苹果目前都有了绿色认证,不论苗木还是果子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青睐。”谈起自己苹果“名片”,宋永涛兴奋异常。
  
  全市合作社已达4000多家
  
  六成以上获得产品认证

  
  “现在都讲究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的认证已经成为发展农产品的‘通行证’。合作社要想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就必须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获得产品认证创出品牌。”烟台市农业局局长梁传松对记者说。“截至去年底,烟台合作社已达4000多家。而已有六成以上合作社获得了产品认证,在全市认定了40家市级示范社,其中17家被认定为省级示范社,3家被列为国家级示范社,1家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标准化建设项目单位。”。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