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县国光苹果保有面积全省居首
从近日召开的省首届苹果品质鉴评会上获悉,承德县“山庄”牌国光苹果获金奖,“岭沟”牌国光苹果和宝丰龙果品专业合作社选送的国光苹果获得铜奖。据悉,本次大会共设立3个金奖、4个银奖、6个铜奖,承德县取得一金两铜的好成绩,成为本次品鉴会上的大赢家。这是继“中华名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殊荣后,承德县国光苹果获得的又一重要奖项。
承德县的国光苹果久负盛名。据了解,上世纪40年代初,承德县乌龙矶村就开始栽植国光苹果,现仍存两株树龄几十年的国光苹果树,被当地人尊称为“国光王”。上世纪80年代起,承德县国光苹果就销往北京市场。近年来,承德县坚持科技兴果战略,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着力打造“中国国光苹果之乡”。截至目前,该县国光苹果总面积达到13.5万亩,是我省国光苹果保有面积最大的县,2012年2月跻身省“十大果品特色县”行列,“政策有保障、发展有规划、基地有规模、生产有基础、销售有体系”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依托基地扩规模。借助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国光苹果标准化基地和万亩无公害绿色果品基地。2012年以来,共投入各类项目资金800万元,带动社会投入492万元,新发展国光苹果1.5万亩,打造千亩以上特色果品示范基地19个、百亩以上精品工程81处。
把技术培训作为促进果品产业发展的重点来抓,聘请河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及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果品生产重点村、果园,进行专题技术指导。开通林果技术专家服务热线,随时为果农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今年以来,该县共举办培训班69场次,召开现场会32场次,培训果农9470人次,专家通过热线解答果树方面的咨询1200余人次。
坚持科技兴果战略,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制定新标准,推进果品品牌建设。截至目前,该县制定地方标准4项,推广新技术6项,引进新品种32个,成功认证有机转换产品2个、无公害产品6个,培育了“山庄”、“新杖子”等知名品牌6个,产品获得昆明世博会银奖、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省名优农产品、省名牌产品、“中华名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殊荣。
开展国光苹果主题促销、名牌产品推介等专题活动,打造一批以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生活体验为内容的高标准观光采摘果品基地,实现以果促游、以游带果。目前,承德县已与3家果品加工企业和外地一些批发市场签订长期合作协议,70%以上果品销往县外。去年全县国光苹果总产量10.98万吨,产值5.27亿元,辐射21个乡镇、324个行政村、近6万农户,主栽培区农户果品业年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