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猗苹果成农民增收支柱产业
本报讯(记者 李朝民)近日,山西省临猗县名优苹果展示推介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推介会,临猗县与3家公司签订20亿斤的苹果销售协议,与6家企业签订总投资30亿元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迈出了临猗果品对接高端市场、实现深加工转换的重要一步。
临猗县委书记赵惠民介绍说,近年来,临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果品产业发展,围绕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这一主题,坚持进行果品产业结构调整,在提高果品管理水平、市场占有率、深加工能力、组织化程度等6个方面狠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形成了“坡上苹果坡下枣,半坡地带石榴好”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果业已经成了全县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目前,临猗果业呈现3个70%的特点:70%的耕地栽植果树,70%的农民从事果业,70%的农民收入来自果业,是山西省的“一县一业”基地县。如今,“一亩园十亩田”、“百棵苹果树,能富一个户”的谚语已成为临猗果农的经验之谈,果品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据了解,临猗县是全国有名的水果生产大县,水果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年产水果40亿斤,其中种植苹果70万亩,年产量30亿斤,是全国苹果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县份。临猗县具有种植苹果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县位于晋南盆地北沿,与日本盛产红富士苹果的长野、秋田两县同在北纬35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全县地貌呈二坡台地结构,平均海拔高度500至800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降雨适中,积温较高,光照时间充足,7至10月昼夜温差达到12℃,是农业部规划的苹果种植适宜区。临猗生产出的苹果因个大、色艳、甜脆、汁多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现在,果业不仅成了临猗最主要的农业支柱产业,而且也成了临猗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该县的果品先后荣获48枚国家级金奖,10枚省级金奖,2003年被农业部正式命名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并允许使用全国统一无公害农产品标志,2008年农业部将该县规划为全国水果生产优势县和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其中苹果、枣、梨、桃、杏、甜柿、李子7种水果通过了出口认证。全县先后注册了“万保”“万腾”“老吴”等农产品商标51个,其中,“万保”牌苹果曾荣获全国金奖,“万腾”牌苹果可以直接出口俄罗斯。现在,该县已建成500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00个无公害精品果生产示范园,8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每个区面积不少于1万亩,总面积达1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