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王褚时健是如何变成今日橙王的
75岁二次创业,85岁嫁接电商渠道进京,褚时健种的“褚橙”在去年风靡京城,褚时健古稀创业的励志故事,被王石等名人微博转发而被当作“励志橙”广为人知,并在2012年末引发一场各企业、企业家间、朋友间抢购和相送“励志橙”的热潮。
去年初次嫁接电商取得的网络销售奇迹,让整个“褚橙”销售季缩短了半个多月,旗开得胜的褚时健今年再度携手电商伙伴本来生活网,力图将“褚橙”推向全国。正在走出全国扩张第一步,将冷链配送体系推广到22个城市的本来生活网,此次顺理成章成为褚时健唯一授权销售“褚橙”的电商平台。
“85后”橙王,东山再起
站在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附近的两片山头,只见连片的橙子树,在哀牢山连绵起伏的山峦中,此刻正是绿意盎然。就在这近千亩的橙园里,有一栋黄色的两层楼房,这就是去年名噪一时的“褚橙”的公司总部。
在这栋二层小楼里,记者见到的昔日“烟王”已是地道果农模样,头发花白,微驼的背,白色的圆领衫,上面还沾有星星点点的泥土。讲到橙子,他立即来了精神,思路清晰,语气铿锵有力,一点不像一位86岁的老人。
他就是褚时健。那个时候,褚时健把一个地方小烟厂做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固定资产从几千万元发展到70亿元,年创利税近200亿元,“红塔山”卷烟品牌无形资产被评估为332亿元,褚时健一度被视为云南当地经济的最大“功臣”。
然而,这个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从事过各种各样的职业、51岁时被任命为玉溪市卷烟厂厂长、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的人,1999年1月,褚时健因**被判入狱。由此也引发了国企负责人命运的全国讨论。
折戟后,褚时健再现江湖,种起了橙子。
有人戏谑地称,褚时健为“85后”,带着他耕耘11年的褚橙,东山再起。褚时健领着我们来到占地2400亩的果园,看不出86岁可能出现的人生疲态。眼前是一条不必迂回往复就可走遍整个橙园的小路。用褚时健的话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不走回头路”。
10年改善土壤,
打造“24:1的甜酸比”褚橙
“种植园有自己的肥料厂,自己做有机肥”。褚橙好吃,除了有好山好水好日头,更重要的是有好肥料。由充足的农家肥料和含高钾高钠的烟梗混合而成的独特有机肥,是褚橙的独家秘诀。
橙树不但得到充足营养,让秆茎在后期能健康生长,更可以保证果实的稳定性。而用这种最天然的方法还能防治病虫害,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做到真正的“有机”。就这样,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让土壤更好了,氮磷钾的含量都得到了改善,结出的橙子也更加甜到心窝里。
“不能酸也不能太甜”。能和褚老一起吃褚橙是此行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传说中的褚橙比想象中的更让人上瘾,入口即化就是传说中的“化渣率高”,甜而不腻、酸味适口,就是传说中的“24:1的甜酸比”,比之口感偏酸的新奇士橙,的确更适合东方人的口味。在褚老心中,橙子甜不是最好的,甜酸适中,水分充足,果皮更薄更软能用手剥开,才是好橙子的标准。
10年辛苦劳作,当年从湖南引入的普通橙树在哀牢山中脱胎换骨,已经发展到35万株,口感更香甜,色泽更鲜艳,手感更平滑,这样的好品质在水果市场中是少有的。要怎么形容这褚橙的味道呢?有人说很甜,也有人说这甜中微微泛酸的橙子,像极了人生的味道,耐人寻味……褚老说真正的好橙子不只是甜,而是甜酸适中,皮薄汁浓,口感脆甜无渣,入口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