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高山果——灵宝苹果
经济视点报记者姬万里
城市名片
2012年10月,“灵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带有地区性特征的灵宝苹果有了自己的正式名号,成为灵宝苹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作为全国两大苹果产业带之一的中西部苹果栽培发源地灵宝,种植面积已经突破90万亩,年产量12亿公斤,产值24亿元,其中60%以上都销往两湖、两广地区,在深圳的超市超过80%的苹果都是产自灵宝。”灵宝市园艺局副局长李云昭告诉记者。
如今,通过苹果产业集群的带动,每年可以带动生产资料供应、苗木培育、运输等产业增加27亿元。
“目前全市建有规模以上加工企业6家,果品交易市场15个,果制品加工能力40万吨,年转化果蔬180万吨。果制品有果酒、果饮、果奶、果胶等十大系列29个品种,产品远销韩国、日本、荷兰、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李云昭表示。
灵宝的苹果多种植在海拔800米到1200米的高山上,因此被誉为“亚洲第一高山果园”。种植海拔高度不一样,会直接影响到苹果的口感、酸甜度。
“与同是主产区的烟台苹果相比较而言,灵宝高山苹果通常在果形果个上稍逊于烟台苹果,但口感上要优于烟台苹果,特别是在酸甜度和脆感上。因为烟台属于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会影响到苹果的口感和含糖量;而灵宝属于大陆季风气候,境内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特别是灵宝属于黄土高原地带,土壤富含各种矿物质,从营养角度而言更胜于其他地区的苹果。”灵宝市园艺局销售科科长蔡志勇表示。
作为多年来的第一大龙头产业,灵宝苹果曾先后获得“中华名果”、“中国名牌农产品(5.55,0.01,0.18%)”、“中国十大名优苹果”、“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殊荣,从一个小苹果,做到了一个几十亿的产业,从一个量产大市,到一个品牌强市,如果说金矿是大自然赋予灵宝的话,苹果产业的强大靠的则是智慧和汗水。
产业联动
“灵宝先后建成了景园等6家果品加工企业,可生产浓缩果汁、饮料、果酱、果酒、罐头等产品,既缓解了果农卖果难的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市年加工苹果能力17.55万吨,占总产量的30%,可使农民增加收入6000余万元。”蔡志勇说。
与此同时,凭着严谨的质量管控体系,以景园为代表的灵宝果品加工企业,通过了HACCP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获得了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产品出口至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地,年出口创汇超过5000万元。
“我们出口美国、欧盟的阿姆斯系列果汁、罐头等产品已经20年了,从来没有出现过产品质量问题,也没有出现过退换货的情况。”景园果业集团负责人于海洲对记者说。过硬的品质源于原材料的质量和严格的生产管理,“灵宝的苹果都长在海拔400米以上,30公里之内没有工矿企业,全是绿色有机果,在加工的过程中,每袋苹果有8个分拣工,不会有一个坏苹果进入生产线。”于海洲表示。
苹果产业的生态型循环经济链,使苹果产业衍生出了生产管理、加工储藏、食用菌生产、饲料加工、密度板加工等相关产业,提高了苹果产业的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
“每年农民利用修剪掉的苹果树枝打碎后,发展袋料香菇,每年发展食用菌3000多万袋,并形成了117个食用菌生产专业村,有3万多农民从事香菇的生产销售,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增收120余元。”李云昭说。
食用菌的废弃菌棒和养殖业产生的粪便,又为苹果生产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形成了果品生产—果品加工—畜牧饲养—食用菌生产—果品生产的循环经济链。
不仅是果树修剪下来的树枝,果渣里也能淘出“金元宝”。
三门峡富元果胶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成功研发并规模生产苹果果胶的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开始,富元果胶公司运用世界先进的提取、浓缩、精馏等技术,生产出的果胶产品不仅达到国内标准,而且达到欧州、美国的通用标准,每年还有1/4的产品出口到国外。
“果渣里的宝贝还不仅限于果胶,”公司总经理赵博理算了一笔账,“1万吨干果渣除生产出800吨果胶外,还可生产出300吨果胶铋、4000吨高品质膳食纤维,最终实现产值2.4亿元,真正实现对资源的吃干榨净。”
记者手记:
让“灵宝苹果”品牌更响亮
一个苹果红遍了豫西,小小的苹果让灵宝人走上了小康生活,苹果也已经成为灵宝的一个符号。
很多的称号和荣誉让当地的果农、果商、政府等都对灵宝苹果的发展寄予了厚望。但是,如何统一品牌、提升名气,是灵宝苹果未来发展无法绕开的一关。
和种植历史只有30多年的陕西相比,灵宝苹果的影响力似乎还是盖不过陕西苹果。
放眼全国市场,“洛川苹果”、“白水苹果”、“烟台苹果”……这些在苹果市场响当当的名字无不以产地取胜,当然也包括三门峡的“灵宝苹果”,足见产地宣传在品牌建设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三门峡已经注册了“金秋”、“灵宝”、“岭宝”、“寺河山”、“二仙坡”等近20个苹果品牌,其中“岭宝”、“寺河山”等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品牌的混乱使得没有一个品牌能够叫响全国,甚至于灵宝的苹果卖出去却打上了外省的地名,是质量不好吗?显然不是。
灵宝的苹果只有一个市在宣传,而陕西是全省都在宣传,力量和实力没法比。
首先,好东西也要会吆喝,要重视产品的宣传与推广,舍得投资搞宣传。其次是规模化,有规模才会有效益,最后是组织化和标准化。
关于河南特色农产品发展,上至省委书记,下至学者、农户,虽然认识层次上有差别,但是“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已成为共识。
从目前灵宝苹果的销售来看,大部分还是以各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分散经营,很多专业合作社都有自己的品牌,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
灵宝市园艺局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包装标志上因各种原因不能突出产地名称和特色,直接影响品牌的宣传效果。
2012年10月,“灵宝苹果”成为全国唯一获得生态原产地保护的苹果产品,为进入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宣传果品产地而非具体的品牌,在苹果包装箱上要突出产地字样,这样不但会充分调动社会上各方面的积极性,也会让政府减少直接管理品牌成本的同时,更多地履行自己的经济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