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万亩果园再传危情:补贴过低农民无奈种"毒"菜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金羊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55票  浏览48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7月15日 14:35

  探因
  
  政府租地建公园搞生态旅游农业

  
  无论是禁而不绝的烧烤场,还是重金属超标的蔬菜,都凸现了万亩果园果农的生存困境。
  
  事实上,为拯救万亩果园,果农与政府部门曾经作过多种努力与尝试,包括“利用果林资源建生态公园,改良树种,以期既保护果林又增加收入”。
  
  作为“利用果林资源建生态公园,改良树种,既保护果林又增加收入”实践的重头戏――“租土地建公园”,终于在2007年3月以龙潭果树公园的正式动工为标志拉开帷幕。
  
  “租地模式”的要点是:海珠区采取政府向经济联合社(即村集体)租用土地的形式,探索“万亩果园”保护的有效途径――“政府将农民手中零散的果园,以每亩每年1500元价格成片承租下来,集中起来建成水乡果园特色的生态公园。与此同时,政府再将部分果园反租给农民,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进行果树的种植与保护,收益65%归果农,35%归政府,政府收益将用于公园生态系统改造等。”
  
  早在2004年初,万亩果园几大生态公园方案还在“广州规划在线”网站公示时,就曾给人们描绘了美好的前景:“万亩果园长期面临的污染、违建、面积缩减等问题有望得到解决。”而在更早的2001年4月,海珠区就宣布启动“民心工程”,拟“在5年内投资11亿元将此改造成生态观光果园”。
  
  以上举动是根据1999年广州市政府批准实施的《海珠区果树保护区总体规划》而进行的,它成为整个万亩果园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规划依据。
  
  2003年6月海珠区制定了《关于果树生态公园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案》,此后,各类规划工作明显加速,陆续编制了《瑞宝、东风生态公园建设详细规划》、《海珠区龙潭果树公园详细规划》、《海珠区绿地系统规划》等。
  
  这里的三大公园就是《果树保护区规划深化方案》的成果之一。其中的龙潭果树公园,租赁了龙潭村的1200亩土地;上涌果树公园租赁了上涌村的约900亩土地、三窖村和瑞宝村的各约200亩的土地。
  
  2006年12月16日,海珠区黄信仪副区长在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万亩果园保护工作时也表示:“海珠区政府已经确定了保护和发展万亩果园生态区的工作思路:即转变传统、单一的农业经济观念,走综合发展道路,充分利用万亩果园的生态资源、岭南水乡特色和人文历史的优势,体现‘果树、水网、园艺、自然’的特色,积极发展都市型生态旅游农业。
  
  海珠区建设和市政局5月20日给记者的书面答复中也指出:“近年来,在市、区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局上下共同努力,切实做好万亩果林保护工作,实施龙潭、上涌等果树公园建设。通过果树公园的开发建设,对逐渐老化的果树实施改造,开拓水果高新品种及优良品种,提高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避免因城市建设的扩展对万亩果林的蚕食;更重要是通过果树公园的建设,保护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村民的水环境,提升整体环境质量,保护广州的‘南肺’,切实把生态保护、农业生产、景观开发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开创‘南肺’保护的新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