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果园再传危情:补贴过低农民无奈种"毒"菜
政协提案
征地保护并留非农建设用地让农民生存
民盟海珠区总支在3年前给海珠区政协《关于编制海珠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议》的提案中就指出:“目前,国发[2004]28号文《关于深化改革土地管理的决定》虽提出征收集体土地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规定,但地方政府的具体政策仍未完全出台执行……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普遍偏低,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单一,未能建立就业养老和疾病保障,留用地政策得不到落实。农民可能失地失业,生活水准得不到保障。”
他们建议:对于万亩果园的保护应通过征收、租用、补贴相结合办法解决。“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给予村集体一定比例的非农建设用地,这是村级集体经济和社区农民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有效办法。对被征地的村,按征地规模大小给予征地总面积10%的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在发证、批照、税收、培训等方面给予下岗工人同等待遇的优惠政策,也应该提到议事日程。”
去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陈小清在考察万亩果园时对媒体表示,广州市有关部门已经初步规划,将万亩果园建为城市公园,目前的初步方案是,给农民留出发展用地后,剩下的万亩果园内的土地将由政府集中征用,以便“南肺”能更好地受到保护。
市人大代表、广东商学院法学院教授张晋红也认为,“龙潭租地模式”――这种租地种树的方式在原则上说,土地还是农民的,而且由于不知归哪个部门管,一旦被人砍伐,也没有哪个部门可以依法处理。
她说,政府规定要把这块“南肺”保住,海珠区只好向当地农民租地,对于村民的收入提高并无多大帮助。
广州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广州市委员会委员、广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田长恩教授说:“就目前了解的情况看,万亩果园破坏严重,中间都被掏空了。现在的这种租地模式,每个人每月才给60多元,对农民的生活没起到什么作用。要解决好万亩果园保护和农民增收的问题,把地征下来,政府肯定要出钱。这需要政府下决心,不能光说不做,不能拖着不办,已经拖得时间太久了。”
关于“万亩果园内的土地将由政府集中征用”的问题,记者分别向海珠区规划、建设等部门咨询,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因为“这不仅仅是海珠区的事情,也是整个广州的事情”。
征地保护并留非农建设用地让农民生存
民盟海珠区总支在3年前给海珠区政协《关于编制海珠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议》的提案中就指出:“目前,国发[2004]28号文《关于深化改革土地管理的决定》虽提出征收集体土地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规定,但地方政府的具体政策仍未完全出台执行……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普遍偏低,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单一,未能建立就业养老和疾病保障,留用地政策得不到落实。农民可能失地失业,生活水准得不到保障。”
他们建议:对于万亩果园的保护应通过征收、租用、补贴相结合办法解决。“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给予村集体一定比例的非农建设用地,这是村级集体经济和社区农民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有效办法。对被征地的村,按征地规模大小给予征地总面积10%的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在发证、批照、税收、培训等方面给予下岗工人同等待遇的优惠政策,也应该提到议事日程。”
去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陈小清在考察万亩果园时对媒体表示,广州市有关部门已经初步规划,将万亩果园建为城市公园,目前的初步方案是,给农民留出发展用地后,剩下的万亩果园内的土地将由政府集中征用,以便“南肺”能更好地受到保护。
市人大代表、广东商学院法学院教授张晋红也认为,“龙潭租地模式”――这种租地种树的方式在原则上说,土地还是农民的,而且由于不知归哪个部门管,一旦被人砍伐,也没有哪个部门可以依法处理。
她说,政府规定要把这块“南肺”保住,海珠区只好向当地农民租地,对于村民的收入提高并无多大帮助。
广州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广州市委员会委员、广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田长恩教授说:“就目前了解的情况看,万亩果园破坏严重,中间都被掏空了。现在的这种租地模式,每个人每月才给60多元,对农民的生活没起到什么作用。要解决好万亩果园保护和农民增收的问题,把地征下来,政府肯定要出钱。这需要政府下决心,不能光说不做,不能拖着不办,已经拖得时间太久了。”
关于“万亩果园内的土地将由政府集中征用”的问题,记者分别向海珠区规划、建设等部门咨询,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因为“这不仅仅是海珠区的事情,也是整个广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