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专题 >> 新闻专题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浙江逾百万农户受惠“订单农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解放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9票  浏览6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12月14日 15:30
  记者从浙江省工商系统近日召开的“促进订单农业发展大会”上获知,今年浙江全省订单农业的签约企业、农户数及订单份数、金额等全面赶超去年水平,预计今年有15300家涉农企业与125万户农户签订了120多万份2010年合同,订单金额超过250亿元。
  
  订单农业是指按照农产品订购合同而组织发展的农业生产销售。签约合同的一方是涉农企业或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另一方是农民或农民群体代表。目前,浙江已率先在全国建立起一个以合同规范文本为指引、订单农业服务站为支撑、“守合同重信用”农户为标杆、规范的农村经纪人队伍为渠道的订单农业发展体系,逾百万农户从中受惠。
  
  户均收入年增逾10%
  
  柏德林这两天乐呵呵的。这位安吉县吟诗村的种茶大户,刚跟当地一家茶叶公司签订了2010年白茶鲜叶订单,数量达2万公斤,合同金额超过150万元。
  
  “明年的白茶又不愁卖啦!”柏德林告诉记者,今年一些没有加入“订单农业”的茶叶公司普遍压低收购价格、减少收购量,但因为他年初与进入订单体系的“宋茗”茶叶公司签好了订单,以保护价收购,所以今年仍然出售白茶鲜叶1.5万公斤,净收入达47万元,如此旱涝保收,让附近“自产自销”的茶农羡慕不已。
  
  “有无订单就完全不同。”柏德林说,订单会确定一个保护价,只要符合公司的标准,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的时候按保护价收购,高于保护价的时候按照市场价收购,“这对农民来说是稳赚不赔呀。”
  
  可企业是不是亏了?“眼光要放长远。”与柏德林签订单的“宋茗”茶叶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保护了茶农利益,就稳定了鲜叶来源,更容易使茶农按照公司统一标准种植采摘,保证了茶叶品质,从而打响公司品牌
  
  正是有了“双赢”,更多的柏德林们加入了订单农业的行列。目前,吟诗村的种茶农户中,九成以上都签约订单农业,今年户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比去年增长近三成。
  
  一纸订单使浙江数百万农民走向小康。以签约温州一家禽业加工企业的农户为例,前年全市签约该企业的农户603户,户均收入3.5万元,去年签约农户数翻一番,户均收入则翻两番,今年,签约农户数和户均收入又增近五成。截至今年11月底,浙江全省共有15000多家涉农企业和100多万户农户签订了订单农业,农户户均收入近两年均已10%以上的速度增收。
  
  “合同”二字是关键
  
  订单农业这么好,为什么近两年才发展起来?浙江省工商局经济合同处处长朱飞说,关键在于“合同”二字。2006年,订单农业在浙江部分地区试行,许多人心有疑虑。企业担心农民只重眼前好处,往往“蔬菜价高不供货,萝卜便宜不洗泥”,合同难兑现;农民忧心企业只讲短期利益,往往“货源紧缺抬价购,农业丰收压价收”,农民维权难;政府也不放心,农民拒交,企业找政府协调,企业拒收,农民找政府解决。多一份订单,多一个矛盾。订单农业这种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交易方式因此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普及。
  
  针对以上问题,浙江工商部门从制定规范订单农业文本入手,首先使农民和企业双方重视“合同”这一法律文本,继而又建设基层订单农业服务组织、建立涉农合同信用评价体系、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等订单农业基本制度,逐步完善订单农业体系。
  
  为了扭转长期以来农户习惯于自产自销、合同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各级工商部门开展了“信用评级”活动。比如嘉善县,县工商局副局长倪妮说,去年全县首次进行“A”、“AA”和“AAA”三级信用评级,纳入评级范围的包括30家重点涉农龙头企业、120多家农民合作社、600多位农村经纪人和近万户农户。因是首次评选,共有17家企业、合作社和38户农户入选信用评级“A”,更高级别的“AA”、“AAA”暂无入选。倪妮说,入选企业和农户除了接受表彰、数万元不等的资金奖励外,还优先接受县金融机构的联合授信,授信总额高达5380万元。更重要的是,在县政府“搭台”帮助下,入选信用评级的企业和农户今年专程到上海召开推介会,共推“产品+人品”的嘉善农产品品牌,这对这些企业和农户今后的经营大有裨益。
  
  在淳安县,当地工商局在各乡设立工商服务站,近距离帮助农户签订合同、培育品牌。如天坪乡的工商服务站指导天坪石笋专业合作社与100余农户签订了石笋干收购合同,并帮助申请注册“天坪石笋干”注册商标,积极申报石笋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大提高了天坪石笋干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在渐趋完善的订单农业体系的保障下,浙江订单农业不仅规模增长迅速,而且履约率也逐月提高,今年11月全省合同履约率高达98%。
  
  尚存两大“软肋”
  
  目前订单农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很普遍,运行也非常成熟。1930年至1950年间,订单农业开始在美国和欧洲迅速发展,到20世纪末迄今,订单农业在西欧、美国、日本全面展开,成为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以美国为例,其肉禽业、蛋业、肉猪业、肉牛业和特种作物如烟草等,超过一半以上产量都属于订单生产,肉牛、肉猪的订单生产率则几乎达到100%。
  
  我国订单农业发展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部分地区首先尝试订单农业,近两年中国订单农业发展进入高峰期。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已建立规模或大或小的订单农业产业,产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畜产品、水果、水产品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普遍推广的订单农业还存在两大“软肋”。一是签约一方的企业和中介组织在农业生产中没有生产投入,生产投入全由农户解决,这使得农户利益往往处于劣势,甚至有企业还利用订单向农户高价销售劣质种子、化肥。案例虽少,但影响很坏。二是单个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很小,加大了涉农企业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的难度,使得涉农企业管理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
  
  长远来看,要更好发展订单农业,浙江乃至更多地区需借鉴发达国家模式,尽快制订相关法规。美国有《生产者保护法》及各州的《农业合同条例》,为订单农业合同双方提供了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而这些法律法规更倾向于保护生产者的利益不受侵犯。此外,美国还形成了各种生产者协会,生产者加入协会,形成群力,其价格协商能力也大大提高。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