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栖霞果农笑称年收入三四万 最怕价格忽高忽低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齐鲁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50票  浏览28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10月14日 10:54
  在栖霞市庙后镇骂阵口村,农民们依靠发展樱桃苹果蓝莓特色农业走上了致富路。果农的腰包鼓了,有幸福,却也有烦恼。走基层专栏记者今天走进胶东农村,带您感受果农大户的喜与忧。
  
  果农丰收辛苦难掩喜悦 一年收入三四万
  
  一大早,记者跟随苹果种植大户孙尚永老汉上了山。由于受倒春寒影响,今年苹果收获比往年要推迟十多天。眼下正值苹果摘袋、果实增色时节,孙老汉和老伴儿起早贪黑地忙活。虽然辛苦,但看着累累硕果挂满树梢,孙老汉心里乐开了花。
  
  孙老汉说,"今年能收入三四万块钱吧,一亩地平均两万多块钱,现在也不大能干了,就两个人,也干不了那么多活儿"。
  
  这几年,栖霞苹果长盛不衰,靠得是过硬的品质。从前年开始,在镇政府引导下,孙尚永在改进红富士品种上下了一番苦功夫。烟富三、富士2001等优良品种,成为孙老汉的"摇钱树"。
  
  和记者同去的李镇长介绍说,为免除农民销售难等后顾之忧,从年初开始,镇政府就与周边城市的大型超市签订收购合同,实现农超对接。
  
  果农可以舒舒服服地卖个好价钱,收购商也赚了个盆满钵溢,同时提高了乡镇知名度,可以说一举而三赢。
  
  农民收入还是怕天灾 政府帮忙多几条腿走路
  
  说起苹果,无论当地领导,还是普通果农,都引以为豪。由于品质上佳,栖霞苹果俨然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孙老汉心里却有发愁的事:遇到天灾,果农只能束手无策。孙老汉的担忧不无道理。前不久,台风"梅花"登陆山东半岛,孙尚永家数十棵果树被刮倒,老汉难受得几天睡不着觉。
  
  孙老汉说,"单靠苹果,一旦碰上雹灾、风灾,就完了。老百姓这一年的生计就全完了"。
  
  李镇长说,"要真正让农民致富,就得多几条腿走路。一条腿走路,一不小心就容易摔着了"。
  
  庙后镇地处深山,当地连绵不绝的丘陵地貌,肥沃的土质,适宜樱桃、蓝莓、山楂等作物生长。独特的温带湿润性小气候,使得当地大樱桃成熟早,五月中旬便可上市。经过反复论证,镇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樱桃、蓝莓等产业。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孙尚永栽种了近五亩樱桃。
  
  "老百姓考虑什么呢?他讲实惠。因为什么,担心你发展樱桃,没有市场,卖给谁?第二,担心不值钱,我白栽"。
  
  如今在庙后镇,苹果、大樱桃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加上蓝莓、油桃等辅助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七千多元,红红火火的特色农业让十里八乡的果农尝到了甜头。
  
  农民担心成本涨价快 市场价格忽高忽低
  
  采访即将结束时,性格爽朗的孙老汉告诉我们,别看他总是乐呵呵的,其实也有解不开的烦恼。老人说,在天灾面前,果农常常弱不禁风。而更让他忧心忡忡的,是对市场的忧虑。他特意提醒记者,一定要帮助农民兄弟呼吁一下。
  
  孙老汉说,"生产资料价格老往上涨,就是担心,价格硬涨,像柴油涨价、化肥农药涨价,看起来农产品价格挺高,实际上扣除成本,(利润)很少。第二,就是市场,市场老百姓左右不了,价格今天忽高,明天忽低"。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能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发展特色农业,既要因地制宜,选准路子,政府也要加以引导和提供服务,培育"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利益共同体,降低农民生产的风险。产得出,销得畅,这样才能真正念活农民致富经。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