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专题 >> 新闻专题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台湾农民令人羡慕 农村绝非倾向负面名词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86票  浏览17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7月27日 16:22
  曾经接受新京报专访时,我说“北京是一个农村氛围的城市”。这篇报导引来潮水般的挞伐,都说,“你这个台湾女人凭什么污蔑北京?”我很是意外,不理解农村怎么就“污蔑”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农村这个概念,两岸大不同。
  
  农村,在台湾人心中那是一个都市人在奋斗多年以后的向往,那是一个过尽千帆之后的回归,对自然、对人性、更是对精神与灵魂感受的一种“时尚流行”。所以,农村在台湾人心目中,绝非一个倾向负面名词
  
  为何农村这个在定义上两岸完全相同的名词,却在人们的理解中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台湾,一个蕞尔小岛,没有天然资源,地震、台风频仍,在这小岛上艰苦的生存,保障粮食供给恐怕是第一要务。因着日治时代的“以台治台”策略,日本人在笼络台湾人心选择的是地方士绅,给予的除了那个皇民化的姓氏,还准予这些士绅子弟可以读书,但类别必须限制在农业、医学。其中,农业因为担负着提供日本本土所需农产的前提,因此,从那个时候起,就已经为台湾的农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后,蒋经国先生所施行的三七五减租乃至耕者有其田政策,使得佃农成为自耕农,拥有农田并为自己耕种。而这也使得如何在有限土地上创造最大价值的思考,成为每个农民所重视的。加上台湾在国际社会里的依凭,所以早期的台湾农耕队肩负着协助友邦发展农业的任务,而这许多的农耕队,在行遍世界之际,如何在当地的天然条件下,有效地产生各种农作物,也为台湾的农业技术提升,加了一把重要且必须的劲!
  
  后来,李登辉时期,此人本身就是学农的,知农、为农的责任心驱使,农村现代化、精致化农业等等各项政策的推广,使得在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农业仍然能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脉动。
  
  所谓农村现代化,就是利用最新的科技、机械、乃至生物技术,培养出各种新品种。台湾的农业改良技术世界闻名。举个例子来说,有种热带水果叫“释迦”,我很爱吃,但这水果很娇贵,非常容易因为熟透而烂,磕碰一下也不行,因为甜度高又容易滋生蝇虫,因此,距离产地太远就无法享受。
  
  但是,台湾农民却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将坚硬不易烂的“凤梨”(大陆称菠萝)与之杂交,生出了一个新品种——凤梨释迦,不但籽变小了,果肉相对变多了,最重要的是,不易坏,不怕磕碰,大大提高了这种水果可销售的范围。
  
  至于农村现代化,由于经济的发达加上国际贸易的流通,粮食作物已经无法符合台湾本土所需。从许多农业地区购买其成本可能远低于自己耕种,因此,不种植粮食作物的台湾农村,开始发展经济作物,并且延伸农村价值与经济效益。据报导,台湾种植的郁金香可以外销到郁金香之国——荷兰,而各种与农村、农产品的文化创意活动也应运而生,例如台湾花卉节,就是在经济作物的发展下,衍生出的休闲活动。
  
  此外,由于生物科技的发达,农产品有了其他方向的运用。譬如,曾经在大陆也知名的美容类节目“女人我最大”中介绍的“菜瓜水”,就是将原本价值低廉的菜瓜,制成了女人保湿用的化妆水,天然好用又便宜,等于提高了农作物本身的价值。并且,政府辅导农村建设成为“度假旅游点”,因此许多精致有特色的民宿应运而生。
  
  因此,我感觉,在这样的一股风潮中,也让台湾人更加深爱自己所在的这片土地,对于土地、家乡的热爱,已是台湾社会普遍的氛围,这与农村与都市的亲近,且保有农村的特性,有着紧密不可分的关系。
  
  回到文章主题:台湾人都想做农民,这是一种人类在过度物质科技之后的一种反思,一种出于人为动物想要返朴归真的内心渴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乃至身边的朋友们都羡慕着,在乡下有个住所,假日可以回去种种东西、在太阳底下耕作的这种惬意。其实农村不必然代表着贫穷与落后,如果能在维持风貌却又相当程度透过政策方向、创意巧思与城市结合,那么,农村恐怕才是人们最适合也最需要的所在了。宫铃(作者宫铃,台湾媒体人,原文刊于7月21日《财经网》,本报有删节)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