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进口水果调查 爆出行业潜规则
标签贴与不贴都是国产
在水果批发市场,人们不难发现,每个水果摊上,“普通水果”和“名优水果”是分开的,名优水果大多都是美观个大,同一种果,有的竟然有4元-8元每斤的差价!在一家“进口水果”摊前,两种价格不同的脐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看起来大小、颜色差不多,贴了英文标签的竟然要7元钱一斤,不贴标签的为3元/斤。记者看到英文标签上写着“NAVELSunKist”字样。记者问味道有什么区别,摊主却一脸神秘地表示“相差不大,但'进口’的口感更好一些。”
隔壁水果店的员工则坦白地告诉记者,该店出售的脐橙,“贴了标签和没贴标签的,都是国产的。”
标签在水果市场随便买
根据一位批发商的指点,记者来到水果批发市场的一个小卖部,玻璃柜台里摆了一大堆印制好的不干胶水果标签,如“红富士”、“美国红提子”、“香蕉”、“砀山梨”等等,中文英文的都有。记者数了数,这里的标签品种竟有16种之多,每张大约有200个小标签。摊主爽快地说:“1块钱3张,要多的话可以批发,0.25元1张。”
在一个小卖部前,记者佯称做水果生意的,要买一些洋标签。摊主立即说什么标签都有,0.22元一大张,千张以上还可以优惠。
一位50多岁的水果摊主经不住记者的“纠缠”,掀开覆盖在桌子上的纸板,一沓沓不干胶水果商标,起码有几千张,大多数是富士苹果的标签。在记者讨价还价的这一会儿工夫,就有两个果贩从这家店里买走了200张不干胶标签。
消费者难辨真伪盼监管
记者在调查时随机采访了几位有意购买进口水果的消费者。很多消费者在购买进口水果时,都不知道怎样辨别真伪,只是凭感觉购买,尤其送朋友的时候只图好看不看质量好坏。
王女士打算买两个火龙果给儿子吃。当记者问她怎么挑选火龙果,王女士笑着说:“进口水果我也不懂,反正随便选两个就是。”当问到“万一买到假冒的进口水果怎么办”时,王女士吃惊地说:“不会哦,进口水果还有冒充的?”
在超市水果摊位买进口水果的张先生说:“我们买进口水果的时候即使有怀疑又有什么用呢?自己又一点都不懂,标签上的标识我们作消费者的根本看不懂是什么意思,即便是假的,我们也分辨不出来呀。只有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尽量减少这些假冒产品在市场上流通才行。”
业内人士揭行业潜规则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流通制度,所以水果进入批发市场就没有明确的产地证明,而超市采购货品更追溯不到产地和货源。“有产地证明的水果可以说微乎其微。”
该业内人士讲,有了空子,不法经营者首先就瞄准进口水果,这也成了水果行业中的一个潜规则。国产水果冒充进口水果也有几种不同的方式,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称为“偷梁换柱”。国产水果被冠以“进口”的名号就身价倍增,其实品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还有一些果商善于“玩概念”,例如哈密瓜原产地在新疆,而现在海南、河北等地都引进了新疆哈密瓜种,经销商在卖的时候采用“模糊概念”的手法,说自己的瓜品名就叫“新疆哈密瓜”,绝口不提产地的事儿。
市场上最容易假冒的就是国外水果中国化的那些水果品种,国产红提冒充进口红提就可以作为一个最恰当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