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11月12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热线村村通》报道,眼下正是苹果集中上市的时候,山东高密市家成果树合作社的苹果迎来大丰收,却也遭遇现实的苦恼。 合作社牟家成告诉记者“今年苹果总产一百多万斤,家里存放三万多斤”,品种主要是红富士,...
本报11月7日讯(记者孙芳芳)个头不大,口味甜中带点酸,与甜、脆、大的“红富士”相比,烟台苹果的老品种——小国光,显得有点不起眼。但就是这不起眼的“小国光”,成为许多老烟台人心中抹不去的挂念。随着小国光等老品种逐渐被红富士大规模取代,想要吃上一口甜...
借力网络商城 打开销售通道 本报讯(特派记者 张诚 通讯员 曹飞)11月3日上午9时许,芮城县西陌镇常家庄村村民常创民家里,着装统一的检验员正忙着将刚摘下的2.5万公斤红富士苹果进行严格筛选,统一定级标准集中装箱,准备运往北京一等一网络商城。“依托一...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徐晓健 梁赞英)11月8日,滦南县胡各庄镇北圈村果园里暖意融融,唐山百货大楼集团八方购物超市和唐山华盛超市工作人员先后来到该村,共装运苹果近6000公斤。 胡各庄镇北圈村是滦南县最大的红富士生产基地,500多户村民中有半数家庭以...
这些天,就在珲春市孟岭村的果农为苹果销路发愁时,共青团吉林省委组织的“苹果”行动开始了。令果农意外的,不仅是500万斤滞销苹果很快卖出一多半,还有微信、微博这些卖苹果的新办法。 “虽说产量好,但大伙却高兴不起来。”孟岭村村民郎克勤说。由于今...
大灾之年,又见宝塔山地苹果红 又是金秋果红时,家家户户喜开颜。在宝塔区官庄社区雷家村,满园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的脸上写满丰收的喜悦,一家家一户户都忙碌着摘下“致富果”。冯学军家的果园里更是人头攒动,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原来是外地果商在分装苹...
年产17万吨,人均果品收入5000多元 “我种了17亩苹果,早熟的7亩嘎啦卖了8万元,这10亩红富士长势特别好,果商给了一公斤七块三的好价钱,卖15万元是没问题的。”在吉县吉昌镇山阳村一个叫烟子渠的山梁上,果农原贯森开心地说。吉县是苹果种植大县,全县像...
本报讯(记者 陈引玉 通讯员 赵乃波)“今年这红富士苹果个个又红又大,现在每斤卖到4块5毛钱,还特别抢手,亩收入怎么也在万元以上。”正在摘苹果的邱爱莲高兴地说,灿烂的笑容在她的脸上绽放,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邱爱莲是昌黎县两山乡长峪山村诸多果农...
为防止摩擦,送往市民家中的小国光将套上网套。 本报记者孙芳芳 “第一次吃到红富士时,感觉没有比这再好吃的水果了。但是当市场上全部都是红富士时,又开始想念小国光、青香蕉这些老品种的味道了。”谈起苹果品种的变迁,50多岁的果农梁明友颇有感触。...
金秋十月,苹果飘香。山东荣成大地的果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丰收的背后离不开气象部门的全程周到服务。 据悉,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是荣成苹果的盛花期,此阶段极易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针对这一时间的天气情况,荣成市气象局每天制作苹果开花期专题...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讯(记者 李志锋 赵俊 实习记者 赵昀)11月6日上午,翼城县在府前广场举办首届优质苹果展评会。据了解,此次苹果展评会汇集了全县9个乡镇的特色品种。 近年来,翼城县大力实施"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把发展林果产业作为农业结构...
▲堆成小山的苹果几乎占满了整个院子,担心苹果被冻坏了,孙尚德夫妻从屋里拿出了几件厚衣服盖在了苹果堆上。 ▲这些苹果是孙尚德夫妻唯一的牵挂。 ▲每天都有不少苹果坏掉,这堆都是挑出来的烂苹果,孙尚德心疼极了。 深秋的阳光洒进各家院...
□记者 邓超 日前,洛宁县果农王成亮备感高兴:一是近来几场秋雨,让久旱的大地解了渴;二是在本报牵线下,他家中积存的几千斤苹果已销售一空! 今年因为天旱,王成亮种的苹果个头小,色泽也不如往年鲜亮(详见本报10月25日A13版报道)。昨日一早,...
(记者:胡剑)我市苹果今年再获丰收,为解决果农卖果难,我市水果生产企业目光向外,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今年苹果出口量显著增加。 庄河市蓉花山乡果农杨景海家的苹果今年获得丰收,但由于行情不好,5万多斤鸡冠苹果出现滞销。正在愁眉不展之际,主营出口...
凭借过硬品质拓宽销售渠道 芮城苹果借力网上商城走进北京市场 11月3日上午9时许,在芮城县西陌镇常家庄村村民常创民的家里,着装统一的检验员将刚摘下的2.5万公斤红富士苹果严格筛选、集中装箱,准备运往北京金按钮科技网络有限公司旗下的一等一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