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山杨梅销售有了固定市场
眼下正直杨梅旺销的季节,黄岩区药山村杨梅交易市场内一大早就人潮涌动,一筐筐杨梅“整装待发”,梅农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响成一片。“我们药山杨梅都直接拉到这里来卖,村里从不收我们一分钱,还有义务帮忙的。”一位大娘喜滋滋的说。
据介绍,几年前因为村里没有一个固定的市场,村民们卖杨梅只能在村前的104国道公路旁叫卖,公路沿线的几里路段成了散放式“市场”,每到杨梅采摘时,公路边人车拥挤,安全隐患严重。由于路边市场没有人管理,有的梅农缺斤短两,有的以次充好,有的降价拉生意,严重影响该村杨梅销售的声誉。
2006年,村里决定在村边的一块空地上建一个1500平方米的杨梅交易市场。市场建成后,村里配备了工作人员,实行销售、监督、服务一条龙管理。自产自销的杨梅种植农户,可以直接进入市场销售,村里不收取一分钱。旺销时,每天都有上百人的贩销大军到该村的杨梅市场,销售旺季日人流量达到2000多人次。
据了解,药山村每年光杨梅一项就收入700多万元,今年有望达到800多万元。药山村也先后获得省级森林食品基地、省级林业特色基地、省级农业示范园区称号。
据介绍,几年前因为村里没有一个固定的市场,村民们卖杨梅只能在村前的104国道公路旁叫卖,公路沿线的几里路段成了散放式“市场”,每到杨梅采摘时,公路边人车拥挤,安全隐患严重。由于路边市场没有人管理,有的梅农缺斤短两,有的以次充好,有的降价拉生意,严重影响该村杨梅销售的声誉。
2006年,村里决定在村边的一块空地上建一个1500平方米的杨梅交易市场。市场建成后,村里配备了工作人员,实行销售、监督、服务一条龙管理。自产自销的杨梅种植农户,可以直接进入市场销售,村里不收取一分钱。旺销时,每天都有上百人的贩销大军到该村的杨梅市场,销售旺季日人流量达到2000多人次。
据了解,药山村每年光杨梅一项就收入700多万元,今年有望达到800多万元。药山村也先后获得省级森林食品基地、省级林业特色基地、省级农业示范园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