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专题 >> 新闻专题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郑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模式”调查 全国第一的背后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郑州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417票  浏览27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6月16日 11:01

  “郑州模式”背后的连锁效应
  
  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果实。“郑州模式”得到中央部委肯定,一张张骄人的成绩单成为和谐郑州的一张光彩夺目的名片。
  
  2005年、2006年31个省会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综合评价中,郑州市初级农产品监管获得满分和创新加分的殊荣,郑州市农业局在全国树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杆,被农业部称为“郑州模式”在全国推广。
  
  2007年2月8日,市长赵建才作为唯一的地市级政府市长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上介绍了郑州市的典型经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会上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郑州市是高度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刚才他们介绍的严把三个关,我认为很好。首先是严把源头生产关。第二是严把批发市场关,用他们的话说是逢进必检,凡是要进入市场的必须经过检验。第三就是严把市场检测关。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集贸市场都设置了检验室,而且派驻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每天都要公布检测的结果,而且通过媒体来接受群众的监督,我认为他们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各个单位进行借鉴和参考的。”
  
  2007年9月27日,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视察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称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河南做得好,郑州做得尤其好。郑州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一项制度性的工作,建立了长效机制,长期坚持并且做得很好”。同年10月,郑州市刘庄蔬菜批发市场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专项整治现场会上就做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作了典型发言。11月15日,国家农业部纪检组长朱保成调研郑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给予了高度赞赏。
  
  次后,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受到全国关注和学习。据郑州市农业局副局长刘同德介绍,近两年每年接待全国各地来学习郑州先进管理经验的多达百次。“郑州模式”背后的连锁效应有力地影响了一大批省、市级学习单位。他们纷纷以郑州为榜样,创建自己的管理模式,为百姓打造安全放心菜篮子。
  
  面对诸多荣耀和赞誉,市农业局局长韩绍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农业部、省农业厅、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特别是与全国兄弟省、区、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今年市农业局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活动,加大对主要种植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检测和抽查力度,严防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和餐桌安全,用心去打造这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将使一系列‘郑州造’优质绿色农产品‘健步’走上品牌之路,走进国人厨房,走向更加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