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瓜香果蜜话过敏 吃水果有学问
●对水果本身所含成分过敏;
●对进入水果中一些特殊成分如保鲜剂或催熟剂过敏;
●对水果表面未清洗干净的农药过敏。
由于现在生物技术成熟,交通便利,市场上除了有琳琅满目的时令瓜果外,还有许多反季节销售的水果。在众多的水果中,菠萝、芒果、桃子、杏、桂圆、荔枝、柿子等较容易引起过敏,其中以前三种为甚。
菠萝过敏,主要是由于菠萝中含有甙类、5-羟色胺、菠萝蛋白酶等活性物质。甙类对人的皮肤、口腔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吃了未经处理的生菠萝后,口腔就会有痒感;5-羟色胺可以使血管强烈收缩和使血压升高,故多吃菠萝者会有头痛之感;菠萝蛋白酶能分解纤维蛋白,作为一种变态反应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致敏机体再次接触菠萝时,会因抗原抗体的结合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常为速发型,多在吃菠萝后15分钟到1小时发病,可出现皮肤瘙痒、潮红、荨麻疹、多汗、四肢及口舌发麻,严重者有呼吸困难、休克、昏迷。
鲜芒果中含有单羟基苯或二羟基苯,在不完全成熟的芒果里还含有醛酸,对皮肤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发生口唇部位的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口唇红肿,又痒又痛,重者还会出现水疱和糜烂。
桃子过敏,主要是因为桃毛沾到皮肤上,引起皮肤刺痒、发红。
一些果商为了让瓜果早熟或延长瓜果的保藏期,会在水果中加入超标的催熟剂或保鲜剂,如一些市场上出现的硕大无味的草莓和用乙烯催熟的紫葡萄等。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一些原本对水果不过敏的人也会变得过敏起来,让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