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专题 >> 新闻专题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蓝莓樱桃猕猴桃鲜食枣"四小花旦"在沪郊引种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民晚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626票  浏览1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8月11日 14:44

  蓝莓樱桃猕猴桃鲜食枣这“四小花旦”开始在沪郊引种,它们能否复制当年葡萄的成功之路——

  小水果落“沪”还盼政策扶持

  【新民晚报•推荐】眼下正是沪郊当家水果之一的葡萄大量上市之时,美味可口的葡萄让市民饱了口福,每个双休日,沪郊大大小小的果园都停满了来买葡萄的私家车;葡萄也让果民乐开怀——每亩产值超万元,沪郊6万亩葡萄给果民带来6亿元收入。

  葡萄与水蜜桃、梨、柑橘并称沪上水果“四大花旦”,总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左右。经市林业部门的层层筛选、严格评选,34家果园还成为了世博果品基地

  葡萄经历10年“磨练”

  “沪郊水果好吃,但以4大品种为主,供应期也集中在7、8、9三个月,能不能有更多的水果品种?供应时间更长些?”市民对沪郊水果有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今天从市林业部门获悉,目前林业部门已在沪郊开展“四小花旦”——蓝莓、樱桃、猕猴桃、鲜食枣新品种的引进、培育、试点栽培工作,“如果能复制葡萄的成功之路,未来三五年后,‘四小花旦’可能像葡萄一样家喻户晓,”市林业站站长朱建华透露,“沪郊水果的供应期也可望从6月一直延续到12月,一年中有大半年市民都能吃到沪郊产的新鲜水果”。

  林业专家告诉记者,葡萄并非上海本土水果,上世纪70年代,上海从北方引进了白香蕉、金皇后两个品种的葡萄,但很长一段时间,上海产的葡萄并不好吃,留给市民的记忆就是“酸”。90年代初,上海从日本引进了巨峰葡萄,刚开始也“水土不服”,只长枝条不坐果,林业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攻关,终于在沪郊种出了又大又甜的巨峰葡萄。如今,上海已形成整套葡萄种植技术规范,葡萄品种增加到了数十种,种植地从嘉定马陆推广到了沪郊各个区县,种植面积达到了6万亩,“可以说每个区、县,都产高品质葡萄”。

  已经开始技术攻关

  随着养生理念的深入人心,“四小花旦”水果在市民中拥有很高的人气,都是白领热捧的养生水果,市场销售价格也非常高,如果上海能引种成功,不仅受市民欢迎,而且也能给沪郊果农带来可观的收益。同时,樱桃的上市期正好是上海水果“青黄不接”的5、6月,猕猴桃上市在10月左右,又可以接上葡萄、柑橘,延长沪郊水果供应期。

  “四小花旦”虽味美,但真正要在沪郊引进成功,还有许多技术难关要攻克。

  原产北方的樱桃,花芽萌发需要“蓄冷”,即积蓄“冷量”,上海冬天不够冷,常常让樱桃春天发不了。目前,市林业部门正从筛选品种入手,力争找到需要“冷量”少一点的樱桃品种,据透露,今年本市已对樱桃引种进行了立项,将在奉贤进行200亩的小规模试验。

  蓝莓对土壤的要求特别高,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4.5至5.5,而上海的土壤PH值一般都在7.5以上,要种蓝莓,就先要把土壤由“碱”改“酸”。

  冬枣进入上海,遇到的是“水难题”,每年冬枣开花坐果时,正值上海的黄梅多雨天,民间有“枣树开花用火烤”之说,就是说冬枣开花时天气要“干”。“我们已进行了5年试验,这5年中只遇到了一年是干黄梅,只有那年的冬枣品质和产量都高”,设在奉贤的上海小水果研究所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黄梅雨水特别多,冬枣结的果少得可怜”。

  还需政策来扶一把

  葡萄历经10年“磨练”终于成功,在于政策的扶持、技术的攻关、种植标准的规范和推广,“四小花旦”想要复制葡萄的成功之路,同样需要政策的扶持和技术攻关,像樱桃、蓝莓,种植的投入非常大,冬枣尽管怕雨,但如果是进行大棚栽培就能避开“雨水关”,起步时需要大投入,让果民来承担不现实,需要政府的专项资金扶持。同时,农林部门专门从事小水果研究的科研人员还很少,小水果的试验、推广,需要科技先行。

  本报记者 沈敏岚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