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专题 >> 产业研究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四大营销困局限制果酒行业发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博瑞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53票  浏览19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1月10日 13:39
  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总经理李明利
  
  现在正是水果丰收旺季,和在全国各行各业一片涨价声不同的是水果价格一路走低,鲜果销路也成了一个社会焦点。
  
  对于农产品深加工有利于解决鲜果过剩问题毋庸置疑。果酒业作为深加工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在未来几年里有着较好的前景。但要真正做到果酒产业化、规模化,目前仅企业这一层面还存在着大量难题。
  
  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统计,中国的果酒品种目前已有数十种,南有杨桃酒、荔枝酒、枇杷酒等,北有草莓酒、枣子酒、柿子酒等,而且荔枝酒、李子酒、苹果酒都获过国际大奖,但在市场推广上投入不足显得乏力,造成了果酒知名品牌少、总量增长慢,不利于整个果酒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多数种类的果酒业刚刚起步,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都无法与发展成熟的葡萄酒业相比。而果酒业的发展,又与解决水果销路、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息息相关,为此,企业老板更应该关心一下品牌建设,通过品牌营销的方法,让企业作强做大。
  
  本文发表于博锐|boraid|
  
  但为什么,果酒(除葡萄酒以外,以下统称果酒)企业喊了几年,仍然没有建立品牌?并且进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根据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跟踪分析、了解,从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家度来看主要原因如下:
  
  1、自己本身定位错位。原料是第一,品牌很难火;
  
  这是一个最普遍的思想。方圆品牌机构接触过很多果酒企业的负责人,在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果”成了最大的卖点。如贵州某生产“刺梨酒”的,始终在讲刺梨是怎么回事,功效、储存环境、如何独特等等,但事实是刺梨却很少有人知道,当问及,刺梨酒和葡萄酒有何不同时?答案仍然是原料不同,其他的颜色、口感、甚至是包装都和葡萄酒一样,那么消费者凭什么买你的产品?你又没有长城或张裕有名气。当然市场销售不好。
  
  还有江苏的有个作无花果酒的企业,研发了不少产品,有无花果的果酒,也有白酒,有低度酒,也有高度酒,几乎每届糖酒会都能看到他们,但几年过去了,在市场上还是看不到他的产品,更别说喝到了。
  
  当然在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充分介绍原料是必要的,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则不一定是他们直接的购买理由,换个角度来想,如果做白酒的企业都把自己的原料作为最大的卖点,恐怕永远不会出现水井坊、金六福这样的品牌了。
  
  2、只从产品本身考虑,没有消费需求的考虑;
  
  李明利本人认为,产品是营销的基础,只有产品力过硬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长期立足,但只考虑产品,不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心理,再好的产品,恐怕都会被市场所淘汰。
  
  果酒尤其如此,大多数果酒企业在为产品的定位时,主要的诉求是原料和工艺,但普通消费者在真正懂酒的又是寥寥,他们在购买时更多考虑的是品牌层面的,饮用时体现最多的则是口感、颜色等显性、直观的感觉,更多的是气氛和话题。
  
  把果酒营销,回归品牌营销,回归消费需求的满足,才是果酒营销的真正出路。
  
  3、果酒和功能形影不离,缺乏饮酒氛围的传导。
  
  中国的果酒在诉求和定位上,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是“健康”,但消费者对此并非照单全收,一方面诉求同质化,产品功能同质化;另一方面用饮酒的方式来提高健康的消费者,在中国毕竟还是少数。功能是果酒的一个特点,但绝对不是果酒唯一的特点。有些消费者是因为健康饮酒,但更多的消费者则是公务、商务、气氛、媒介等原因饮酒。
  
  果酒也是酒,保健酒也是酒,中国运作最好的保健酒——劲酒,成功的关键在于,在喝酒的场合喝健康酒,而非一个人为健康而在家中独饮。
  
  而果酒企业却恰恰忽略了饮酒气氛的重要性,单纯讲功效、产品,效果可想而知。
  
  4、没有差异化,自己陷入红海。
  
  果酒的包装、颜色、甚至是口感和葡萄酒并无二致,有些甚至是故意跟随,企业自然而然的跳入了自己选择的红海。
  
  营销的竞争关键在于差异化,即使是和传统观念冲突的产品,只要有差异化就会有市场,如:中国人以前不喜欢喝带苦味的饮料,但咖啡一样能在中国大行其道;以前喝茶是越新鲜越好,而这几年茶叶市场最火的则是“越沉越好的”普洱茶;同是饮茶,传统习惯茶需要趁热喝,冰茶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并且成为中国近3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饮料品类。
  
  现在的中国市场是个开放的市场,消费者是宽容的消费者,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多样化,消费个性需求还在不断的增加。在上个世纪,大家竞争的是“我比你做得更好”,而现在竞争的是:“我和你不一样”,做到我的地盘听我的。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拥有自己的品牌价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果酒企业需要快速跳出红海,找到自己的差一点,和消费需求进行紧密对接,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路。
  
  果酒是中国农产品深加工的重要产物,如果不能把基地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不能把原料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让消费者接受、购买,形成习惯,实现产业最大价值,单纯停留在技术、产品、生产层面,期望通过国家的资助来维持企业,只能是越做越艰难。
  
  当然,这些问题属于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方圆品牌机构相信,只要用心研究市场,研究消费需求,找到和产业对接的点并非难事,最怕的是看不到问题,越陷越深。
  
  作者:李明利,我国著名的实战派品牌营销专家,非传统策划人的代表人物,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总经理。"品牌作局战略模式"、"品牌3.0时代"、"本色营销"的扛旗者,被誉为"未来营销领袖人物",是清华食品总裁研修班客座教授。李明利先生在农产品产业化、农产品品牌建设、区域特产品牌营销、水产品营销、特色工艺品营销等诸多领域有着精深的见解,尤其擅长针对企业现状,提供最具针对性的品牌营销实战方案,帮助企业稳健、快速实现品牌提升和利润提升。被誉为"特色品牌建设专家"。
  
  联系电话:13641335144E-mail:fyteam2000@126.com网址:fyteam.com.cn李明利的农产品品牌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mingli2002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