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专题 >> 新闻专题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农产品流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农民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78票  浏览18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6月10日 14:10

  主持人:我国农产品在储、运、销环节的保鲜保值效率低下,一直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一大软肋。大量损耗造成农产品暗中贬值,农民收入实际下降。目前正值夏季鲜活农产品大量上市,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于淑华:我在海南调研,看到鲜活农产品运输多还采用冰块保鲜。仍以蔬菜为例,我国封闭车或冷藏车运输使用率仅为5%左右,而日本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蔬菜都要经过预冷处理。由于流通保鲜技术应用差,使得我国蔬菜综合损耗高达25%左右,每年仅蔬菜商品量部分的损耗造成的物流成本费用就高达122.5亿元。所以我认为,积极导入冷链物流和产地加工与整理,对减少鲜活农产品损耗有积极意义。

  冷藏链运输可将蔬菜损耗25%的部分降低至5%~10%,这还是保守的预计,与发达国家的2%~5%相比还有较大空间。据我们课题组调查,我国南菜北运、北菜南运价值高、产销地距离长的蔬菜,宜导入冷藏车运输以降低物流成本。

  另外,冷藏车运输有利于减少批发环节,海南、广西等地的菜就可直接运到东北或西部各地。

  当然,造成我国蔬菜大量损耗的原因很多,最主要是因为缺少现代供应链的系统管理和服务,缺少蔬菜产区与城市市场交易的信息平台。而多数蔬菜缺少产地加工与整理,更丧失了蔬菜就地提高商品率和农民增收的机会。若以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2006年的3587元增加了553元水平计算,减少蔬菜损耗,如果按1.4亿农村劳动力计算,则人均增收125~250元,可使农村劳动力人均再增加25%~50%的收入。

  主持人:应该说,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尤其是批发市场建设在我国大流通的格局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力量。这样一支力量从眼下和未来考虑,是否仍将担当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看,您认为批发市场和其他流通模式需要怎样完善才能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服务?

  于淑华: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约4300家,其中产地市场1500家左右,销地市场2700家左右。全国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比重高达70%以上,并且这一比重仍在升高,在大中城市约80%以上。日本这一比重也在70%左右。各发达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城乡农产品流通、交易中所起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

  但是,无论经批发市场流通的农产品,还是经其他模式流通、交易的农产品,长期以来均处于组织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的状态。因此,应注重从现有农产品流通模式入手,系统研究有利于城乡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将有利于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逐渐向规范化、组织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就完善和提升批发市场竞争力而言,应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农批关系。鼓励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直接进入市场交易,比如对进批发市场交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减免相关税费;免费提供相关服务如小推车等便于场内农产品的装卸;完善批发市场的信息系统建设,在结算的基础上,整理并提供相关产地产品产量、质量等级、产品价格、产品流向等信息咨询资源,真正搭建农产品产地与城市市场交易的信息平台;建立奖励及时结算的客商制度,以稳定市场货源渠道和交易等,这些都将是建立和谐农批关系的努力方向。当然,这也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