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根的药用价值
(《本草经集注》)
【异名】石榴根皮(《摘元方》),酸榴根(《纲目》)。
【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根皮。植物形态详"石榴皮"条。
【采集】秋季采挖,忌用铁器。
【药材】干燥根皮呈不规则卷曲或扁平的片块。外表面土黄色,粗糙,具深棕色鳞片状木栓,脱落后留有斑窝。内表面暗棕色。折断面不现栓内层。气微,味涩。以皮块完整,色黄者佳。有些地方亦有用树皮入药者。
【化学成分】石榴根皮含异石榴皮碱、β-谷甾醇、甘露醇。
石榴树皮含异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甲基异石榴皮碱等生物碱。早期文献上所谓的石榴皮碱的存在未获确认,可能就是异石榴皮碱。树皮尚含β-谷甾醇、无羁萜、熊果酸、甘霹醇O.50%、山梨糖醇约1%、甘油0.05%、糖3.56%、有机酸19.7%。干皮含硼约0.34%。
石榴的本质部分含生物碱0.21%。石榴根茎中的生物碱大多与鞣质相结合而存在。
【药理作用】
①驱虫作用
石榴皮碱对绦虫的杀灭作用极强,1:10000的盐酸石榴皮碱于5~10分钟能杀死绦虫,但1:50000时对绦虫反有兴奋作用。后来证明此种有效成分实际上是异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的驱虫作用不确实。新鲜石榴皮中含有大量鞣质,临床观察证明,生物碱与鞣质结合比不结合者驱虫效果好,这是因为鞣质能使生物碱变成难溶因而难吸收的化合物,从而可以充分地对肠寄生虫发挥作用。由于石榴皮毒性较大,现巳被更好的药物所代替。
②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结核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其抗菌作用可能与其中含有大量鞣质有关。
③抗病毒作用
先将药液注入鸡胚尿囊腔,半小时后接种流感病毒(甲型PR8株)或先接种病毒再注射药物,孵育48小时后再进行血细胞凝集试验,证明石榴皮煎剂稀释到1:10000~1:100000仍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其作用也可能是由于含有大量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