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番石榴
初中是在城里念的,每逢放假回家,我总要参加一些生产劳动,这是当时农村多数读书孩子的义务,因为父母为我们定了“上学堂读书,到家帮大人劳动”的规矩。这时,一旦碰上番石榴成熟季节,生产队长总是看好我们自县城回家的学生。他认为我们身手敏捷,又正在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因此就分派我们去生产队的果园里采番石榴。出发前队长总是吩咐几句:“不记工分,听凭你们吃饱,这就是给你们的报酬。”在队长的嘱咐中我们高高兴兴地出发,到果园里先大快朵颐,然后挑已成熟的采摘,装筐挑回,还帮助保管员分到各户人家。
直至我高中毕业回乡参加生产劳动时,番石榴还是以各种姿态屹立田间地头,扎根荒坡石滩,给农人送上阴凉和甜蜜。
有一年,我被抽调去村里果林场任林业队员。看护漫山遍野的松林、杉木和各种树木,还有培育那成片的桃树、梨树,肩负造林育林的工作。但我们也还卫护着其他果树,特别是番石榴。那时栽番石榴因为经济效益较差,不被农民重视,番石榴在村里已成为濒危果树,早被桃树梨树大占了风光,人们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在乎它的存在,它不知不觉地已退隐到人们的视线之外。
番石榴花期很长,秋天果实成熟后,叶子开始凋落,在稀疏的叶子间总还有一些小小的青石榴挂在枝头,一直到冬天才慢慢成熟,名曰“冬榴”。在寒冬偶尔见到一两颗成熟的番石榴,自然让孩子们喜出望外,物以稀为贵,此之谓也。这冬榴据说是治热生凉的良药,但我们一般人管不了这么多,摘来便吃,不管这时的身子骨里是热是寒。
近年来家乡劫后余生的番石榴树已经不多了。节假日从城里回乡探亲,田边地头偶尔还会见到一两棵。茂密的枝叶、洁白的花朵常让我驻足观赏,同时感叹它们的孤单,感叹它们不被珍惜。但我还是十分怜爱它们,它们虽不起眼,但毕竟伴我度过那艰难的岁月,给我留下几许温馨的回忆。
来源:玉融乡音 作者:于光
直至我高中毕业回乡参加生产劳动时,番石榴还是以各种姿态屹立田间地头,扎根荒坡石滩,给农人送上阴凉和甜蜜。
有一年,我被抽调去村里果林场任林业队员。看护漫山遍野的松林、杉木和各种树木,还有培育那成片的桃树、梨树,肩负造林育林的工作。但我们也还卫护着其他果树,特别是番石榴。那时栽番石榴因为经济效益较差,不被农民重视,番石榴在村里已成为濒危果树,早被桃树梨树大占了风光,人们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在乎它的存在,它不知不觉地已退隐到人们的视线之外。
番石榴花期很长,秋天果实成熟后,叶子开始凋落,在稀疏的叶子间总还有一些小小的青石榴挂在枝头,一直到冬天才慢慢成熟,名曰“冬榴”。在寒冬偶尔见到一两颗成熟的番石榴,自然让孩子们喜出望外,物以稀为贵,此之谓也。这冬榴据说是治热生凉的良药,但我们一般人管不了这么多,摘来便吃,不管这时的身子骨里是热是寒。
近年来家乡劫后余生的番石榴树已经不多了。节假日从城里回乡探亲,田边地头偶尔还会见到一两棵。茂密的枝叶、洁白的花朵常让我驻足观赏,同时感叹它们的孤单,感叹它们不被珍惜。但我还是十分怜爱它们,它们虽不起眼,但毕竟伴我度过那艰难的岁月,给我留下几许温馨的回忆。
来源:玉融乡音 作者: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