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营养 >> 水果文化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川西桃掌故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成都)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03票  浏览40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8月05日 07:53

  郭沫若偷桃应对
  
  郭若沫1892年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的一个书香人家,从4岁半起就开始在绥山馆的私塾读书,其启蒙老师是沈焕章先生。在旧时私塾中,对对子是学生的每日必修课和起码的基本功。虽然大家都会,然而对于聪颖的郭沫若来说,对对联却显出他少年的才识。
  
  年少的郭沫若在沙湾老家一天天长大起来。到了13岁,他再也不满足于过去私塾读的几本书,他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就偷偷跑到大哥郭开文的书箱里翻杂书来读。像《西厢记》、《花月痕》和《西湖佳话》一类的书,对于成天只准读儒家经典的家庭来说,这些被称作“闲书”的书籍,像为郭沫若洞开了一扇窗户,使他茅塞顿开,简直入了迷。因此常常借口头痛,独自把自己关在寝室里没日没夜地读。
  
  这个秘密终于被郭沫若的大嫂发现了,于是向他母亲告了一状。他母亲怕他把心看花了,误入歧途,商量了一阵,决定将他送到太平寺他表兄汤光先的私塾去读书。
  
  这私塾与太平寺大庙的后园仅一墙之隔。正逢初夏,几株桃树结满红红的蜜桃,这对隔墙观望的孩子,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
  
  小郭沫若向来调皮,在他的带动下,孩子们纷纷从墙脚的一个洞钻了过去,偷摘了一些桃子来吃。这事被庙里的和尚发现,就向汤先生告了状。
  
  汤先生听了一点没有动声色,他来到教室里,出了个上联,让每个学生立即对出下联来。上联一出,学生们都低下了头,谁也不敢吭声,原来汤先生出的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在难堪的沉默中,郭沫若勇敢地站了起来说:“我来对,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胸怀大志,出语不凡。汤先生知道这位表弟日后必成大器,对于孩子的淘气,就没有再加深究了。
  
  郭沫若13岁以后,考取了嘉定县高等小学,就离开沙湾到嘉定县城读书。他星期天和几位同学一起去斑竹湾游玩。这里有一座古庙,香火还算旺盛,大家就进去看热闹。游遍了整座庙宇,看遍了每座菩萨,他们发现,其余的菩萨都有对联,唯独送子娘娘跟前缺少一副。于是大家就开玩笑,怂恿文思敏捷的郭沫若给编上一副。
  
  有一位同学还摸出一支粉笔给他,只见他接过粉笔略为一想,就为送子娘娘编好一副对联,用粉笔写在神龛两旁:“雨润莲蓬,房房生子;风吹竹叶,个个添丁。”引得同学及旁人大声叫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