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专题 >> 推荐专题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喜小苹果与怕大西瓜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北京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63票  浏览11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7月28日 11:05
  之所以写下这个题目,并不是想单纯比较一下他们的大小。因为体积上的大小本身没什么好比较的,那是一看就明眼的事儿。我想,还是先列举两个事例,题中之意或许对大家来说就不言自明了。
  
  先说小苹果。作家舒乙去德国参观时,发现和咱们国内不同的地方:不论是吃自助早餐,还是在商店里购买,柏林的苹果都是小而又小,绝对属于“歪瓜裂枣”一类的,根本不像国内水果摊上买的那样,又大又漂亮。在国内,外表越是漂亮的苹果,价钱越贵。可是,越大越难吃,夸张一点说,“味同嚼蜡”。而柏林的小苹果,模样儿虽丑,可却是真好吃,味儿特冲。
  
  再说大西瓜江苏省丹阳市700多亩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里,许多西瓜未成熟就竞相炸裂。专家通过走访发现,有农户在发生大量裂瓜之前使用了膨大剂。“瓜裂裂”令当地瓜农伤透脑筋。专家表示:不能排除膨大剂使用时机不当这一因素。也就是因为这样一则消息,致使当地乃至更多地方的西瓜滞销,瓜农损失惨重。很多人都纷纷表示,以后再也不敢买个大的西瓜了。
  
  一个小苹果,却备受德国人的喜爱;一个大西瓜,却裂得人心痛,不敢问津。这里的道道,其实再明显不过了: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个度,绝不能物极必反。其实,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循环的,转着转着就又回去了。有的水果一开始又小又丑,随着科技的研发,又是化肥,又是农药,甚至还有什么激素、催肥剂、催壮剂等等,把水果搞得又大又漂亮,表面文章做得足而又足,可就是变得十分难吃,虚有其表。就像一颗玉米花,催化成石头大,质量还在那里反倒是在这神奇过程中添加的诸多毒素,成了人们膜拜传奇的代价。想想那些大草莓,外表极其可爱,吃到嘴里却只有伤心的份儿。
  
  窥一斑可见全豹。透过小苹果和大西瓜,我们不难发现当前食品安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我们想喝牛奶吧!怕里面有三聚氰胺;我们想吃火腿吧!怕里面有瘦肉精;我们想吃豆芽吧!怕洒了尿素;我们想吃馒头吧!怕染了色……一时间,咱老百姓晕了,怕了,看起来琳琅满目的食品,怎么觉得吃哪个都让人不放心呢!这也不能买了,那也不能吃了,要不,咱干脆把嘴封上算了!可是,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一天下来,什么都可以停下来不干,就是不能不吃啊!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已经过了吃不饱的年代,对食品要求越来越高,对饮食生活方面要求“安全”、“安心”和“高质量”的消费者越来越多。把钱花在吃得安心、吃得安全上,也不要把钱花在看病上,现在已经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因此,农业生产必须回归原始的循环种植模式,重视自然的因素,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种植之前先做土,做土之前先育人”。其实这样的理念古代早已有之: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保护正在怀孕、产卵的鸟兽鱼鳖以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的法令;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是提倡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网捕鱼,只射飞鸟,而不射巢中歇宿的鸟;汉代的《淮南子》则是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最完善的论述,提倡“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都无一不体现了古人对环境可持续发展认识的哲学内涵。而自然的农业、有序的生活、和谐的社会……皆是人类因循规律、敬畏历史的结果。遗憾的是,在我们所谓现代的农业生产中,这种传统而又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地被短期利益、眼前利益所遮蔽。虽说暂时看来是产量提高了,但是却产生了产品农药残余过高、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对土地的长期发展不利等一系列负面效果。
  
  也许有一天,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真正转过来了,让那些催大的水果,花里胡哨的食品没有了市场,诸如食品安全等许诸多问题,也就不再像今天这样让人们脆弱的心老是揪着悬着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