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营养 >> 水果文化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哈密瓜的“甜蜜”形象

热度407票  浏览36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0月18日 20:08

   在振兴哈密瓜的品牌战略中,哈密地区推出了从生产到销售环环相扣的四大举措:一是加强生产监管;二是推行市场准入制;三是完善保障体系;四是推进品牌战略。当地官员称,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消费者放心、省心和倾心。
  
         在注重品牌的同时,瓜乡人加快了哈密瓜品种的筛选、引进和更新,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

   科技人员为哈密瓜重树“甜蜜”形象提供强力保证,针对品种退化问题,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已共同研制出西域雪、雪里红、绿宝石等汁多爽口、耐贮运、抗病强的精品哈密瓜。自治区农业厅园艺特产处的邓康处说,“过去的教训太深刻,现在我们会用心从头做好哈密瓜。”

   记者了解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任职的新疆农科院正在积极运作,构建涉足哈密瓜产销的龙头企业,走“名人名地名瓜”的特色之路,将育瓜专家、瓜乡和瓜中精品哈密瓜串起来,与市场对接。 

   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白晓透露,今年新疆开始实施哈密瓜品牌战略行动计划,已在哈密地区种植了2500亩精品哈密瓜,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统一设计和包装,收获季节以每天50吨的数量向粤、港、澳及东南亚地区销售。

   新疆哈密瓜至今还没有一家实力雄厚的深加工龙头企业,商品瓜的包装“美容”多由瓜农在田间地头完成。新疆哈密-吐鲁番哈密瓜协会协会会长王煜辉称,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协会目前已与广东一家企业就生产销售和深加工初步达成协议,哈密瓜将从零碎的个人销售变成为整体的大规模销售。

   “瓜以地为名,地以瓜出名”,色、香、味俱佳的哈密瓜是历史留给新疆的一笔财富。人们担心,自“飞入寻常百姓家”后,昔日皇庭贡品会失去“甜蜜”本色。如今,哈密瓜的故乡人给了这种担心以最好的答复:经历风雨洗礼后,哈密瓜的未来只会更甜蜜!
 
         培育市场比抢占市场更重要

   在新疆人能够数得上的“家珍”中,哈密瓜无疑天下闻名。遥想当年,作为雪水浇灌而出的西域珍馐,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地好评如潮,国内国际市场声誉颇高。遗憾的是,哈密瓜当时有市无量,商品瓜远远无法满足翘首期待的好“胃口”。

   看到市场“缺口”的新疆深感商机无限,在“占领市场”口号的驱使下,哈密瓜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传统种植区诸如哈密、吐鲁番产量不断攀升,连那些不为人(区外人士)所知的地区,也纷纷种上了哈密瓜。一时间,天山南北瓜香四溢。

   按说,哈密瓜规模的扩张,也算是“低头种地抬头看市”,瞄准的正是市场缺口,想获取丰厚回报亦在情理之中。孰料,“烂市”之风近年频起,哈密瓜连遭市场冷遇,丰产不丰收,增产不增收,瓜农喊难卖,食者叫难吃。当市场日渐“苦涩”起来,哈密瓜的“甜蜜”形象蒙上了阴影。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